Cock
築城危言

各種小議論

沉默不語,浪費了城市的眼淚 2014年11月4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12275

歷史總讓人知道世界洪流中發生過什麼事,叫人不要打回原形,但總卻不斷在重覆著。像我這輩的人,當年對北京學生上街爭取民主沒有印像,知道的是政權沒有消失,反而漸成世界主流,慢慢各說各話;嚮往自由的德國⋯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波依斯」在金鐘 2014年10月23日|文:背心男|https://aamacau.com/?p=12081

再沒有退路了。不知廉恥的催淚氣體,不顧公義的無情警棍…佔領場上手無吋鐵的年青公民,只怕今夜過後再沒有走出來的機會。長期社會不公而衍生的生活無奈,化成他們創作的靈感泉源。謹隨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如果波依斯在金鐘 2014年10月22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12059

10月的香港,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改變的出現,只需一夜之間。對很多人來說過往除了消費還是消費的金鐘、銅鑼灣、旺角這些地方,因為公民佔領的發生,從此這些公共空間的意義不再一樣,就如香港藝術家魂遊所⋯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下一輪的繼承者們 2014年10月22日|文:HKC|https://aamacau.com/?p=12060

統治者(皇帝)為求鞏固統治不惜污染了環境、大興文字獄、煽動群眾、控制輿論、封閉網路、打擊政敵、製造恐懼,並招集聰明的人去籌劃、強硬的人去執行。統治者本身心靈就嚴重傾斜和扭曲,極需心理輔導。而這種⋯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挪威石油基金模式對澳門會否可行? 2014年10月14日|文:Nic|https://aamacau.com/?p=11924

挪威,這個國家除了三文魚聞名外,還是二十世紀第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一個二十一世紀社會民主主義運用得宜的國家。它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總人口只有五百萬,首都奧斯陸也與澳門同樣擁有約六十萬的人口⋯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我們因為被分類而在一起 2014年10月7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11562

老實說,我已經不對政治人物抱有任何期望。 打開電視機看見政客的嘴臉,有種叫人關機的衝動,是否在潛移默化地訓練我們跟政治漸行漸遠?他們懂得如何行騙、如何造勢,如何在假民主政制下,學會選舉時搖旗吶喊⋯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如何去讀一棵樹──「讀字的日常之植物會說話」讀書會紀錄 2014年9月30日|文:川井深一|https://aamacau.com/?p=11499

因應9月27、28日石頭公社於何東圖書館的演出《這裡曾經有一棵木棉樹》,李寶華來到何東,為讀者講了有關植物的閱讀。當日我和寶華提前到館,這是我們第一次會面,但兩個人都是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的個性⋯

戲游花間築城危言綠色生活藝文爛鬼樓
Default Thumbnail
該怎樣討論蘇格蘭「獨立」? 2014年9月24日|文:馬竇|https://aamacau.com/?p=11412

這幾日不斷被問及有關蘇格蘭獨立的問題。 嗯,蘇格蘭獨立公投,答案當然只有Yes or No,然而,蘇格蘭獨立作為澳門人的社會議題,更值得討論的也許是why和how。 最經典的例子是公投結果公佈的⋯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望廈聖方濟各堂及嘉諾撒修院:百年修院的前世與來生 2014年9月17日|文:Alex Lou|https://aamacau.com/?p=11243

平日在俾利喇街行走時,街上看到是車水馬龍的馬路,以及密集的高樓大廈,它是一條典型的城市街道。不過,在這條單調的街道上,卻存在著一座不一樣的建築物,那就是望廈聖方濟各堂及嘉諾撒修院。然而,修院地段⋯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雀仔園在黃昏 2014年9月10日|文:馬竇|https://aamacau.com/?p=11130

某個特別炎熱的黃昏,經過雀仔園的小販檔前突然想喝凍飲。 小販阿姨打開冰箱,發覺裡面只剩下兩支凍飲,此時又有另一個客人來買凍飲。按照正常的情況,我和那位客人應該都能各得凍飲一支,邊痛飲邊快樂回家⋯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利斯戰役中被德軍俘虜的葡國士兵,人數約在6,500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歐戰紀念館:尋找澳門的一戰記憶 2014年8月27日|文:Alex Lou|https://aamacau.com/?p=10687

在寧靜的加思欄花園上有一座圓柱形建築物,看似堡壘中的小塔樓,屹立在花圃草木間。粉紅的色調在綠意油油的花園中格外顯眼,使它成為這裡的地標。步近塔樓的大門,看到旁邊寫著「大戰將士花園1914 –⋯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圖為原新城規劃草案中A區的模型
公共空間就是最好的「文化用地」 ──從新城A區土地使用「新規劃」說起 2014年8月27日|文:莫兆忠 (劇場工作者、評論人)|https://aamacau.com/?p=10688

對於填海,我心有不甘,但形勢總是比人強。唯一感到有意義的是,政府的新城填海計劃的確引起不少澳門人開啟了對土地、對城市規劃、對城市生態的關注,在兩次公眾諮詢中,我們看見很多人主動提出意見,不管這些⋯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