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不語,浪費了城市的眼淚

築城危言 藝文爛鬼樓

文:思崎井

網址:https://aamacau.com/?p=12275

時間:2014年11月4日 16:16

歷史總讓人知道世界洪流中發生過什麼事,叫人不要打回原形,但總卻不斷在重覆著。像我這輩的人,當年對北京學生上街爭取民主沒有印像,知道的是政權沒有消失,反而漸成世界主流,慢慢各說各話;嚮往自由的德國人把圍牆推倒,享受著強權倒下的空氣;台灣解嚴後開放,由中央集權到民主選舉,需要多久時間,只需要思想轉動的一秒;「茉莉花」像骨牌效應,一直漫延開去,一個個極權倒台。

我卻沒有經歷過大時代,但人民的集體憤怒,一直沒有停止過,近年不斷在世界上演著,抗議聲出現在地球很多角落中。對大眾來講,遠在天邊的美國佔領華爾街太遠、台灣老樹被砍掉太離地、日本人要求全面廢核都顯得太矯情。如果關心大中華地區,多少有印象,台灣三月的太陽花學運,大學生不滿民主代議的失效;五月澳門的反離補法,小小居住人口的地方竟有兩萬人一齊怒吼;現在還在進行的香港佔中,大批市民上街希望得到真民主。

民主本來是各說各話,包含着不同的意見,經過不斷商議、衝突然後妥協,過程必然是痛苦的。太理想的信仰和不讓步門檻永遠在對立,漸漸讓社會道德推向歷史新高,這是很危險的事,尤其現在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視而不見的沉默,令追求民主變得不純粹,令道德不純粹,法律不純粹,生活不純粹,連平時過著簡單生活的師奶都變得不純粹,生活與自我價值永恆地拉鋸。誠然,再加上經濟的不景,貧富差距拉大,加上多少的名人政人都紛紛出來點頭道出年輕人沒有未來,令更多的人選擇上街發聲,愈是評擊政府賣力就愈得民心,也愈不得民心;非黑即白的社會,痛恨游離、痛恨反對聲;強權一邊築起高牆,一邊又用道德來清場。形成漫長而痛苦的民主對峙。

大家都是狹窄地活在這片天空下的這個地方,你沒有選擇沉默的理由。大多數人總有海量的藉口不發聲,但你離不開這個地方,即使你瞧不起所有人,不去關心又不懂事,但其實你對什麼都看不順眼,但又不喜歡講出自己的心聲。你不滿,因為你不滿,我思故我在。你不滿社會上擾亂規律的人,不滿滿腔熱誠地無視法治,不滿當權者的橫蠻,不滿空氣污染讓你每次開口都要先清嗓子,不滿未來看不見未來,害怕任一方聽到非期待中的話語時會揮拳相向。所以你把種種都化為沉默,向所謂大多數靠邊,不語就變成另一種的表態。這想法讓人不寒而慄,很多人天真地不知道「不知道」也是一種知道,尤其在政治這複雜的操作中,生活在城市的人不可能獨善其靈魂的純潔,本該是歷史主角的人,僵在路邊,花生穀掉滿地之餘,疲憊的靈魂渴望世界安靜一點,卻反被利用,令社會不平靜。

如果說要征服世界就要先征服民心,大抵就是指一群不語的人。

不語的人手機一滑,落下種種的歧視聲音,種種的偏見,「年輕人是理想主義」、「因為他們就是這種人啊」,任意為他人代言,理直氣壯為自己站在良好市民的高地上探頭,卻不斷傷害着別人。城市給了人學習做人的舞台,不同的舞台彼此也在互相參考,舞台上面有一面鏡子,在吸收別人時也在觀看著自己,要學會了尊重,才能學會傾聽彼此。

長路漫漫,歷史不孤獨,同樣的角色和場景總是不斷換人做,不斷在城市裏重覆。就算多數人還是視而不見、視而不語,但不要忘記自己就是站在這個浪頭上,而浪頭上的聲音只是人民的聲音,政府也不用覺得恐懼,時代焦慮、政治歧異,只要用心一定能解決。

發聲對話並不可怕,沉默不語才會殺人。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IMG_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