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結束,其中影展總監馬可.穆勒中途請辭,並由旅遊局局長暫代影展總監一職,在澳門造成廣泛性的話題與討論,甚至遠在歐美的媒體或電影雜誌都有相關報導。總體而言⋯
由旅遊局和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合辦的「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禮」,總預算費用高達5500萬澳門幣,比起香港國際電影節及台灣金馬影展的預算還要高出一倍有多。雖然錢比人家多很多,但卻劣評如潮。其實⋯
這個可以說是完全不關澳門人事的「第八屆澳門國際電影節」已經在今年2016年12月15日,澳門永利酒店圓滿結束。第八屆?! 沒錯,你沒有聽錯,這個電影節在澳門已經舉辦了第8年。你會問不是12月⋯
本土電影《骨妹》於12月12日在澳門全球首映,入選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競賽單元,女主角梁詠琪角逐最佳女主角,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她在電影中的表現卻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靠著亮眼表現的新演員⋯
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昨日(13日)閉幕,繼有媒體爆出影展主辦方之一的「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與旅遊局關係微妙,成立不到兩年竟可在未經過招標程序下獲三年的影展主辦權。有本地⋯
在官方主辦的《國際電影節》大放異彩的,不是國際大導演,不是國際大明星,不是紅地毯。 是徐欣羨的《骨妹》,因為這部電影感動了在場的澳門觀眾。 從事揼骨(按摩)行業的女人,炸彈滿街的仇⋯
昨晚能有機會入場觀看《骨妹》的首映,實在十分高興,也十分幸運,因為很多朋友都說買不到這部電影的票,票房一早就標出「售罄」,然而昨晚觀光塔現場的確是有很多人,但其實也只了滿了八成左右⋯
澳門電影《骨妹》終於在昨晚的「澳門國際影展」進行全球首映,我會用七個字形容這次首映:一部《骨妹》救澳門! 為甚麼這部《骨妹》救了澳門呢?首先這部由澳門導演徐欣羡執導的《骨妹》真的超好看,裡面有不⋯
昨晚在「紅地氈」澳門國際影展看了一部1960年由法國導演 Georges Franju 執導的黑白片《無臉之眼》(Eyes without a Face),這部片絕對是驚悚片的經典。故事講述⋯
「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已於日前開鑼了,筆者有幸於昨日抽空到影展主場文化中心觀看電影,也見證了那塊由正門大樓梯一直延伸到大堂盡頭,非常「壯觀」的紅地氈。但到底這個國際影展除了紅地氈以外⋯
西藏電影《塔洛》,是早前在澳門文代中心觀看的「亞洲電影觀景窗」當中,我第二喜歡的電影(第一是《甜味人間》)。 我從沒踏足過西藏,對於西藏的印象,就是高原地帶、與世無爭、藏傳佛教、達賴喇嘛、中共鎮⋯
在一個下雨的黃昏,只見孔慶輝(孔子)這本地首位入圍金馬獎的年輕導演撐着傘,一身素色便服,載着文青圓框眼鏡,分享着自己的劇場與電影人生。到訪問結束時,他突然補充道:「其實金馬奬入圍真的沒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