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規會討論新城A區八份規劃條件圖草案,政府估計八幅土地合共可建7,000公屋單位。大部分發言委員都批評政府提供的資訊太少,限制了委員可討論的空間,而且沒有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就斬件碎上討論個案,有⋯
2005年11月 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在立法會宣讀《2006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時首度提出建設新城區計劃。指政府「計劃推出符合本澳長遠發展需要的填海計劃,掌握土地供應的主動權,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
政府早前表示,短期內將研究輕軌東線,即連接關閘、新城A區及氹仔北安碼頭的走線,消息一出隨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質疑政府是否已放棄經過黑沙環、新口岸等民居的第一期澳門線? 城規會委員林翊捷表示,從技⋯
政府早前突然表示,短期內將研究輕軌東線,有關消息引起社會關注。立法議員蘇嘉豪認為,輕軌東線「有好過無」,起碼增加了本地集體運輸系統的能力,至少不會令現時的交通狀況惡化。他又批評政府一直不肯落實輕⋯
政府早前稱,短期內將研究輕軌東線,連接關閘、A區及北安碼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則強調,該線連接多個口岸,有助發揮氹仔線的作用。有關消息引起社會關注,質疑政府放棄研究及諮詢多年的澳門半島方案,只⋯
政府在推出的多項公共政策或公共項目,都給予社會一種「硬推」的印象,諸如巴士加價、內地與本澳駕照互認等等,政府事前未有諮詢社會意見,亦缺乏渠道讓社會直接向政府表達意見,於是常是形成政府與民間「隔空⋯
2001年11月 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發表《2002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政府將會引入全新的集體交通系統。」 2002年 政府委託香港地下鐵路有限公司(即今「香港鐵路有限⋯
一直以來,坊間都批評,政府在制定或修改、更新公共政策或項目規劃時,往往在未有進行充份諮詢、聽取民意及專業意見、取得社會各個持份者的共識下就進行「硬推」,於是引起社會對政策以至政府管治的質疑及批評⋯
文化局舉行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第2階段第二場公眾諮詢會,約30多人出席。有市民認為,諮詢文本沒有明確短中長期的落實目標,亦沒有相關罰則,景觀視廊的定義亦不清晰,從文本中無法得知11條視廊的⋯
政府正就《最低工資》法案進行公開諮詢。法案諮詢文本並無建議最低工資的金額以及檢討週期,勞工局稱持開放態度聽取社會意見。立法議員李靜儀認為,政府今次諮詢「過於開放,亦無乜政策取向。」政府曾承諾⋯
政府正就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構進行公眾諮詢,唯諮詢文本建議日後「市政署」的全部委員不經民選,全部由特首自己選,有關建議引起社會不少批評。行政公職局表示,首場公眾諮詢會定於11月1日晚上8時至10時在⋯
《檢討行政條件制度》諮詢自10月7日出台後,有關劇院與電影院僅可於純商業樓宇及酒店場所經營的建議,引起藝文界激烈反對。20天後,法務局終於在昨(26)日晚上的文化界諮詢專場中表示,有關建議只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