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選議員梁孫旭促請當局交代對路環、黑沙等山林修復的開展進度 ,又計劃如何推動生態持續發展?另外,針對政府擬延伸路環環島人行道系統,對附近的山林生態和景觀功能有何規劃等 。 他在書面質詢提及,路環⋯
城市裡的高樓大廈飽受風霜侵蝕,相繼崩潰壞滅,綠色植物和野生動物入侵人類的家園,成為人類離開後的新主人──這是2008年首播的紀錄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描繪的畫面,正正講述沒有人類後⋯
從香港屯門的地鐵口出來,沿街而走,高樓大廈,車人奔忙,不過一踏上通往鄉師自然學校的石階,心情立刻輕鬆起來,山林的芬多精確實厲害。上一次來,是屯屯市集,買各種Eco-friendly的手作產品買得⋯
一年一度的廣州書墟在繁華的北京路上一棟由設計師精心改建的民國老房子裡舉行。早有聽聞書墟的熱鬧好玩,親自去一趟,果真是「人潮湧湧」。不過,這不是購物的人潮,而是徜徉在舊書堆中和講座台前的人潮。在書⋯
讀着一百年前的博物學家寫的文字,卻一點也不感覺古老。這些文字雖是記錄一百年前的美國大地,卻似乎是對著當今地球上的人類訴說。文筆既美又幽默無比,常令人發笑,且充滿智慧,可以反复咀嚼。先摘錄一二,以⋯
「大學生綠色營」是原《大自然》主編唐錫陽及其夫人馬霞共同創建的,是以關心環境保護的大學生為主體,並有記者、作家、科學家參加的民間活動,已舉辦了十七次。綠色營曾經遠征白馬雪山,通過對滇西北金絲猴所⋯
考考你,澳門去年每人每日平均產生1.96公斤生活垃圾,那麼一日、二十五人的生活垃圾是多少?只要你拿出計數機,三秒鐘就算出:49公斤。嗶嗶!錯了,是不到1公斤!這正是我們一班澳門人往香港「探索野人⋯
蔣禎耘(HOPE)的劇場風格,向來都關注幽微的事物,以小見大。《森之家》的主題是自然。HOPE說,生活在澳門的時候,做品通常會和環境有關,「好像我的《玩風景》、《葉子片片》都是講環境和人的關係⋯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淨灘活動。 上星期日,十點,我們到達了海洋花園對開的小海灘。今次的淨灘活動,很多小朋友參加,最小的只有兩歲,還有幾個三、四歲和六、七歲左右的。由於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大家面對著大⋯
離開澳門舒適的家,我親身走進地球村去遊歷體會。在地球最高最低最北最南最貧窮最富裕的地方去學習人與自然之間奇妙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去看去聽別人的世界及夢想,不經不覺已經七個多月了。 在世界最狹長的國⋯
作為教育工作者,常有前路茫茫之感。學生永遠不盡如人意,教改總在兜兜轉轉。在香港,卻有這麼一所學校,把一切推倒重來。讓教育回到理想主義,不用單一分數衡量學生,鼓勵創造、培養自主,讓學生參與規則的制⋯
晚上被車聲騷擾難以入睡的時候,我就會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浸泡在童年的溪水裡。 吸收了一整天陽光的溪水,溫柔地撫摸我的肌膚,像母親的手。水面閃閃爍爍,泛著夕陽金色的光芒;溪兩旁密密的兩行樹延伸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