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習慣周圍的生活物質是理所當然(如自來水、電力、食物)的澳門人來說,早已經對先輩們,利用有限的自然條件的生活模式早就陌生。露營是一種比較全面的體驗大自然的方式,是一種與大自然融洽生活的一種初步⋯
日本核災的痛苦記憶還在,澳門又傳來附近的台山核電站將要在有安全隱憂的情況下上馬,政府請來內地專家釋疑,但是大家的心始終也沒有完全放下來。 因為不像任何其他災難,可以重建,核災的後果是毀掉一片土地⋯
在澳門成立繪本書屋,對我和孩子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家園」的確立。無論在故事的擇選、城市議題的探究、科普或生態議題的共讀,都是希望下一代與世界有更健康的聯繫。 那核能議題的繪本,大人、小孩,我⋯
只要在google上搜索「教青局資助與長隆海洋王國」,就會得出來16000多條網頁搜索結果,從這些網頁可以看到,澳門幾乎大部分的中小學學校以及很多社團都有收到教青局的資助,組織參觀橫琴長隆海洋王⋯
新傳染病大樓建在民居密集的鬧市之中,且要拆掉幾座頗具歷史價值的老建築,最近又被爆要大規模開挖山體,引起的爭論不斷。其實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質疑,那裡還有一些老居民鮮少被留意到,那些都是疪護小城許久⋯
過年大清掃,又清出一堆物品,好像不太用得到,但又不捨得扔。為了家中清潔,狠心丟到垃圾桶嗎?且慢,其實那些你已經不是很需要,但是卻還完整的物品,可以拿去一些民間的回收機構,比如,衣物可送去救世軍⋯
歲末的時候,小編常收到市民關於如何妥善處理家中閒置或廢棄物品的諮詢,於是寫信給環保局,希望小城相關的公務部門就這些諮詢給出指引。信中主要問及以下幾類物品的回收處理方式,包括:舊書丶雜誌、光碟、壞⋯
於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學畢業的Carmen Kam,2014年與母親創辦「愛惜工房」,專注於推廣及設計自家縫製的有機棉布衛生巾。 大家可能認識愛惜工房是因為《有機棉布衛生巾製作班全男班》,或者是一家⋯
剛到京都的青年旅舍,迎接我的便是一片大草坪,和在草坪上嬉戲的孩子。孩子們正圍著一棵大樹遊戲,大人們在一邊圍著邊看邊笑,並不參與。銀鈴的笑聲,迴盪在蔚藍的天空,我吸了一口冬日清冽的空氣,感嘆真是美⋯
還記得我小時候經常在山林及海邊玩耍,那時候海灘還有很多貝殼,山上仍可見到大蝸牛及各種蜥蝪,然而今天澳門的郊外感覺冷清了很多。我明白城市發展對自然的影響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細心想一下,這些發展中不⋯
淼淼海洋水覆蓋了地球七成的表面。曾經我們以為,大海大得可以包容一切,可以撫慰人類的心靈,也可以消化我們製造出來的所有東西,直到塑膠被發明。 在夜晚南灣廣場的秋風中,一群人在觀看這一場藝穗節的節目⋯
邁入第十五屆的「澳門美食節」,超過150間飲食商號參與,為期十七天的美食饗宴,讓澳門市民及旅客得以品嚐除了澳門之外,來自世界各國的飲食精髓。然而看似光鮮熱鬧的美食節,對環境帶來無比的傷害,也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