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社會
60後:請用行動來說服我 2016年4月16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340

新澳門學社最終翻臉分家收場,不少老一輩支持者都唏噓萬分,感嘆學社在「六四」事件後一路走來,經歷數之不盡的政治打壓、抹黑和危機,在選戰中仍是越戰越勇,最後卻難逃內鬥的政治宿命,令親者痛仇者快。分裂⋯

036 二〇一七,票歸何處?紙本月刊
老馬無火新派迷失 70後:惟有含淚投票 2016年4月16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339

「要鬧要分要劃清界線,現在已經分晒,那究竟做過甚麼?」不滿舊人食老本,Eric對學社新派意見更大。「講完反離補已經沒有甚麼可以再講,現在是議題最多的時候,衣食住行醫療十幾樣,但打出過甚麼議題?作⋯

036 二〇一七,票歸何處?紙本月刊
那一年,我第一次沒有投給學社 2016年4月16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29336

自言是「憤中」兼文青的混合體,阿信(化名)多年來都是學社忠實支持者,但也曾經「變節」。 「2009年,投過林玉鳳,是惟一一次沒有投給學社。」 「當時心諗吳、區一定入到,不如試下可否推到新人進立法⋯

036 二〇一七,票歸何處?紙本月刊
【來論】新澳門學社十年一覺:老化、分裂 2015年9月13日|文:冷峰|https://aamacau.com/?p=21869

近期因看到新澳門學社鬧分裂,才想起第一次撰文論及澳門民主派已是10年前的事。幸或不幸?今天重看,有些內容似乎還適合再拿來議一議: “與傳統社團不同,民主派議員向來以反對派的角色參與政治工作。反對⋯

036 二〇一七,票歸何處?紙本月刊
紅色旅行團承辦
紅色之旅何來洗腦? 2015年5月21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17823

愛國愛澳青年理應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要邁向國際,早年有非牟利青年團體組織愛國交流團到歐洲睇極光,品紅酒嚐佳餚,團結青年進步有志之士;要追根溯源,首推近年大熱深入學界、鄉親、工友的愛我中華國情研習⋯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我為反對而反對 2015年5月21日|文:李國強|https://aamacau.com/?p=17819

2011年澳門政改公眾諮詢時,建制派以近乎圍堵的姿態硬銷「+2+2+100」方案*。其中,對於反對增加2個間選的聲音,他們拍心口說:「間接選舉有完善的空間,應取消自動當選機制」。結果,在20⋯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梁少培:勿一竹篙打沉國教 一聲令下!新一波國教浪潮在澳門勢不可擋,政界、教育界、社團界人物齊齊站台造勢。宣導的語調也放柔了,國教換上歷史教育、中華文化教育的包裝。澳門童軍總會總監梁少培早前公開呼籲「勿一竹篙打沉國教」。根據政府公報,童軍總會自2008年起每年獲批給,承辦教青局「國防教育營」,七年涉及金額超過8880萬。 教青局回應指,為期六日五夜的「國防教育營」,主要是為中二學生而設,2013/14學年,每名學生的團費約3千澳門元,新聞稿未有透露童軍總會收取的行政費。
從新民到公民 2015年5月21日|文:陳偉智|https://aamacau.com/?p=17821

自有正史記載以來,歷朝歷代的更替,都沒有透過民主程序進行,大都打著替天行道救民於水火的正義旗幟,幹著改朝換位的開國大業。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那麼,歷史的教科書又是由甚麼人寫的? 由大清王朝編修四⋯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愛國的「基本學力要求」 2015年5月21日|文:許諾|https://aamacau.com/?p=17820

強化國教似是勢在必行。但在澳門「私校自主」為先,在教青局既定的中小學課程框架底下,官方意志將會得到多大實踐?國教有沒有可能獨立成科?將於今年出台的「基本學力要求」,會否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翻開今⋯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澳門課程改革路線圖(林發欽繪制)
天下之本在國──澳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討論的省思 2015年5月21日|文:林發欽(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https://aamacau.com/?p=17818

吾輩(我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歷史教師)倡導與實踐澳門鄉土教育十餘年,旨在培養學生由知鄉而知國,由愛鄉而愛國,進而將知與愛自然內化成日常行為,以自己的標準和能力貢獻澳門乃至國家。歷十多年的努力,「鄉土⋯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論盡者言】教我如何做個中國人 2015年5月21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17817

「國情」或「國民」教育,最近成為城中熱話。火頭是由幾位「愛國愛澳」的「澳區人大、政協」點起,在北京「兩會」期間忽然關心起澳門青少年的國民意識問題,倡議內地相關部門關注、指導及協助澳門編寫國民教育⋯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左起:蘇嘉豪、周庭希、陳樂琪
「光輝五月」一週年系列: 公民覺醒了嗎?──與「澳門良心」對談 2015年5月21日|文:採訪:許諾/整理:倩琪|https://aamacau.com/?p=17796

去年「光輝五月」兩場大型公民抗議活動,超過二萬人上街,萬人包圍立法會,成功迫使政府撤回自肥法案。澳門人體現到「行動就是力量」,但民主大遊行,場面更慘淡,跌至百幾,創7年來新低。 對重啟政改的冷淡⋯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
澳門青年運動的浪接浪 2015年5月21日|文:余永逸(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https://aamacau.com/?p=17797

2014年的反離補法案運動把澳門的社會運動帶到一個高潮,並創造澳門社會動員的歷史。經過一年沉澱,澳門青年運動將何去何從呢?或許讓我們回望過去一段時間澳門青年運動的發展,對將來有多一點啟示。 回看⋯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