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正史記載以來,歷朝歷代的更替,都沒有透過民主程序進行,大都打著替天行道救民於水火的正義旗幟,幹著改朝換位的開國大業。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那麼,歷史的教科書又是由甚麼人寫的?
由大清王朝編修四庫全書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編寫教科書,推行的國民教育,無非是要忠君愛國或愛國愛黨。可惜孫中山的萬言書不被李鴻章採納,蔣介石又實行清黨排共。結果,近百年的歷史,就在不斷的戰爭和政治運動中打滾。身處其中的大清子民或共和國公民,究竟怎樣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國度?真正認識自己的身份?過去,很多人嘗試去尋找答案,到今天依然一樣。
梁啟超先生在《新民說》一文中,指出「新之義有二:一曰,淬礪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採補其所本無而新之。」又說「凡一國之能立於世界,必有其國民獨具之特質。」那麼,中國人的特質又是甚麼?市面有很多書對此加以探究,市面有很多人充分表露出來。從漢代獨尊儒學開始,教育便傾向為統治者服務。以往部民形式的教育逐漸演變為臣民教育,到最後一個皇帝退出歷史舞台後,黨化教育又替代了科舉。被管治下的人,成長的過程像倒模一樣,這些人只能被稱為新一代,而不能被稱為新民。國家需要臣民、黨民,還是需要新民、公民?決定權除了在政府手中,還在人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