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就此,相信在明年三月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國家十二.五規則劃裡,為澳門未來發展作了⋯
多年來,澳廣視各方面的表現一直為人詬病,要求該台改革及加強監督的呼聲不絕於耳。日前,由政府設立的澳廣視策略發展工作小組就澳廣視的檢討及發展提交報告,明確地指出其主要問題有五項:定位不清晰、目標不⋯
澳廣視現在的弊端叢生以至頑疾纏身狀態,實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矣,起碼是經十多年積聚形成,當中既有制度機制問題,亦有管理上人為因素,這在澳廣視策略發展工作小組報告和審計署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都有清⋯
為第一時間採訪突發新聞現場,向官員追訪公眾關心的議題,記者被阻撓正常、合法採訪的事例屢見不鮮,已非一日之事。但近期最坦蕩蕩的事例,莫過於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傳發「推咪」事件,在一個平常採訪活動⋯
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上台伊始,就提出了要打造陽光政府與推行科學決策的施政理念。無疑,這兩項管治目標,應該說是回應了澳門正處於蛻變態勢下第三屆特區政府需有的新管治模式。可是,現屆政府運作十個月以來⋯
根據何偉耀(2000)的研究,澳門的互聯網服務已經有十五年的歷史了。在一九九七年,那時只是一個中三學生,我就進入了網絡世界了。澳門網界的起跌也看見不少。大約在二零零零年左右,我開始使用討論區。因⋯
今年可以說是澳門網絡「花開幾枝」的一年。除了上期訪問過的立法會前主席兼博客曹其真外,我們見證了澳門網民的政治表達形式開始衝出網外。五月一日的遊行,一班青年利用互聯網召集遊行,並建立組織持續監察社⋯
從澳門政壇退下來的前任立法會主席曹其真,選擇了一項她過去從未做過的新「玩意」─由頭學起做了博客。在當中生活點滴的感受與人生心路歷程的回顧,博文盡是洋溢溫罄和情感,旋即是政治議題的評論。 手寫我心⋯
澳門文藝圈的「尷尬」一直有很多,例如:在門口賣票那位隨時可能是個導演,正確點說,是集導演、演員、道具、場務、行政、票務於一身,總之「一腳踢」。另一例可能就像本地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所說的,頗長一段時⋯
「文化產業」就是「文化工業」,用來指稱歐美社會在二次戰後的國族經濟復甦及資本主義擴張過程(processes of capitalist expansion)中以文化為名的貨物或服⋯
如果要數澳門街近日的熱門字眼,非「文創產業」莫屬。在民間人士刻苦經營多年後,政府終看到文創產業的商機,高呼大有可為!似乎文創產業霎時變成澳門的明日希望、朝陽產業。問題是,以官方作主導的文創產業政⋯
培育鑑古知今能力:本土歷史和公民教育做得到嗎? 暑假期間,有幾個正在本地大學就讀的一、二年級學生,來到公司實習。閒談之間,筆者問她們:沈志亮為甚麼要刺殺當時的澳門總督?他這樣的行為,是否犯法?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