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核輻射洩漏危機,引起全球的關注,甚至恐慌。小城澳門也不例外,搶鹽、搶油、搶雞粉等,一幕幕記憶猶新,讓人哭笑不得的社會鬧劇不斷上演。然而,我們除了冷嘲熱諷之外,更值得思考的是核電廠除了核輻射所⋯
▲你們組織是如何結合起來的? ■我們聯盟都只是一些老師和校長等組成。我們組成的主要原因,是這裡的學生大家多生長於貧苦家庭,家長比較低收入,他們不太懂得為自己爭取,因此,我們責無旁貸要組織起來,幫⋯
家庭暴力近年備受關注,去年政府施政報告中有所提及,做過首次諮詢,今年當局進行第二次諮詢,政府早前亦表示,即將開展家庭暴力的立法工作。到底就家暴立法,理據是甚麼?本澳相關的服務又如何?本期專題我們⋯
原文在二0一0年一月九至十日,台南成功大學舉辦的二0一0年台灣文化研究年會(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上發表 第三世界殖民統治的結束,往往伴隨著被殖民者對於「發展」與「現代化」的強⋯
婚姻以外:捍衛「親密公民權」 每年三八婦女節總提醒人們要認真地檢視現代婦女的地位與家庭內扮演的角色關係非常密切,踏入新紀元,大眾對親密關係,婚姻及家庭,以至性關係等價值觀有了巨大的變化。在澳門⋯
女生告白:「勝犬敗犬:女性之間的一場殺戮?」 曾經有人以打仗比喻學生升大聯考的成敗,然而那只是人生比賽的開始。近年來,提倡男女平等的社會,女性地位逐漸提高,然而有一場爭戰,負方的永遠都只是女性⋯
隨著女性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不斷提升,鄰近地區早前陸續出現一些對女性的新稱謂、新定位,女性在工作、家庭和上一代期望的平衡當中,又有甚麼新的現象?本期專題接觸了來自各年齡群組、各階層的八對男女,聽⋯
澳門男女平等的下一站:改變觀念 是澳門的女人比較知足,權利意識薄弱,抑或澳門社會從來就很男女平等,在有關澳門女性史料非常缺乏的澳門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女性爭取權利的運動。二十世紀以前⋯
要有效幫助輟學生,首先要了解他們輟學的原因。從我們多年的實務經驗和過去的研究文獻均顯示,教育制度和課程雖然不斷轉變,然而導致輟學的基本危機因素多年來卻變化不大。 要預測一個學生會不會輟學,很大程⋯
青洲坊位處澳門都市的邊陲,大群的木屋與本澳新興的城市形象格格不入。所以,對青洲坊的清拆,若非出現暴力、血腥非法清拆的一幕,澳門人可能少有關心。只是,這次拆遷所暴露的問題,卻是我們所不能不關心的⋯
當下澳門的雙職家庭日趨普遍,意味着華人社會傳統的照顧者角色–家中的女性–母親/妻子,漸漸走出家庭,在勞動市場中佔一席位。本澳自零二年賭權開放後開始出現聘用外籍家傭潮,從澳⋯
應馬來西亞檳城中文報記者與攝影記者協會、路人甲表演社之邀請,十二月廿八日在檳城參加了題為「當世遺遇上世遺」的分享會(檳城和馬六甲在零八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會上除了由本人向檳城朋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