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局推進舊愛都酒店原址改建新中央圖書館計劃。為配合新中圖工程,日前舊愛都酒店外已搭棚並遮蓋「幸運女神」壁畫,而高偉樂街神龕旁的石牆樹也需施加支護工作,神龕則須遷移他處,神龕內眾多神像亦需安置⋯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特區政府未來期望多引入文化範疇「複合人才」,或是在企業或公司實體內「有長期『領軍作用』的核心人員」,期望可利用人才經驗發展本澳文化事業或帶出澳門。 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下稱⋯
特區政府公佈「永福圍、草堆街和周邊區域活化計劃 」將由博企金沙中國主導,計劃擬打造永福圍成「藝術園地」,而草堆街亦將有系列的「美化」及招商項目。 有媒體關注草堆街發展後或致租金提升,老店或被逼走⋯
特區政府公佈最後一個歷史片區活化計劃——「益隆炮竹廠以及周邊區域優化利用計劃」以及「永福圍、草堆街和周邊區域活化計劃 」。當局計劃將益隆炮竹廠結合龍環葡韻成片區發展,前者將進行一系列改善及修復工⋯
當局宣佈第五個歷史片區活化計劃,將由博企銀河娛樂集團(下稱銀娛)主導、以「親子活動」和「文化藝術」為主題打造荔枝碗船廠片區。第一階段將在原船廠X11至X15地段已有的設施活化、新增展示館、文化藝⋯
日前政府公佈將由六大博企出資負責活化六個歷史片區,在繼福隆新街步行區、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媽閣塘片區規劃後,今(27)日公佈第四個片區,即新馬路及十月初五日街一帶,其中鎖定重點活化建築內港⋯
特區政府今(21)日公佈「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活化計劃、大炮台及周邊空間利用計劃」。其中「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活化計劃」(下稱計劃)正是早前當局所宣佈,由六大博企出資負責活化的六個歷史片區⋯
文化發展基金(下稱文發基金)計劃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下稱計劃),整個計劃總預算為二千萬澳門元(下同)。文發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陳家耀表示,文發基金會對受資助項目進行監察。 文⋯
文化局以「有利趙家大屋整體修復及活化」為由,於2021年以新增800萬元預算支出,購置趙家巷24號一建築物,以合併原屬趙家大屋的部分國有土地,文化局今(29)日公佈有關趙家大屋的最⋯
政府正就《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文本(下稱《規劃》)諮詢社會意見,今(25)日舉行第二場公眾諮詢場。多位發言者關注當局如何發展「綜合休閒旅遊」,亦建議當局考慮發展「夜間旅⋯
以「命運的統計學」為主題的「藝文薈澳」國際藝術雙年展今(28)日揭幕,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在致辭時稱,「藝文薈澳」為良好示範,開創了政府、企業、藝術家和公眾參與的共建模式,豐富市民生活,優化澳門文化⋯
特區政府初步規劃將福隆新街以及附近多條小巷設為步行區,安排文創藝術單位入駐表演、設藝術裝置等以吸引人流。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福隆新街位於核心中區位置,文化資源眾多、集中而具特色,期望能夠與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