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試在澳門街頭觀察大型垃圾桶外表,或走進任何一間舊城區的旅遊紀念品店,或許都會找到它的身影:一隻身上有愛心裝飾的黑色公雞。 本地人多喚它「葡國公雞」,旅客可能叫作「澳門公雞」,賭客則可能說:「澳⋯
不論各位讀者的生活形態或消費習慣為何,相信近年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便是「留澳」與「北上」之爭。先不論讀者各自取態的話,「北上」此一消費模式之所以成為討論焦點,或許背後正涵蓋一些值得討論的現象。⋯
2024年,「澳門學16號」在《論盡》專欄寫了不少文章,主題大多圍繞澳門社會現象、政策討論、文化保育,以及關於澳門的國際議題等等。內容貫徹專欄名稱「果欄」,即像街市果欄般,議題多樣且儘量易於入口⋯
兩年前我們介紹過一篇討論澳門葡語和英語普及性的研究,為了吸引讀者,文章引用了Google Trend 的搜索數據,表明在全球範圍,Macau 這個葡語拼法要比英語拼法的Macao 更普及。 葡語⋯
近年討論澳門博彩業發展似乎存在矛盾,一方面疫情過後社會認同澳門單靠賭業是過於脆弱;但同時大眾似乎又害怕「水清則無魚」,認為打壓賭業過猛將傷及根本利益。是以當候任特首在競選時說出賭業曾「野蠻擴張⋯
今屆澳門特首選舉的最大看點,似乎是唯一候選人的出身與背景對澳門政治所代表的新意涵。有人認為是代表「京人治澳」、中央要「改土歸流」云云;亦有意見從家族政治切入,認為澳門的舊仕紳家族終要讓位新勢力⋯
為什麼《論盡》前期才討論過的主題,還要再討論呢?一個標準答案是,議題值得一再討論,另一個答案則是原定在當期寫的文章,拖到現在才執筆。而這兩個都是本文撰寫的動機。 《論盡》在第135期〈百年造人大⋯
今年4月21日至23日「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澳門舉行,這個自2003年常設在澳門的機構雖然作用成疑,被視為是中國推動和葡語系國家關係的重要舉措,澳門也因而在中國的外交政⋯
2024年5月20日,行政長官賀一誠透露2023年博彩業佔澳門的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為36.2%,已扭轉「博彩業一業獨大」的情況。《新華澳報》的報導是這樣描述的: 「賀一誠稱,政府提出的經濟適度多元⋯
近日澳門政府計劃在路環南端、黑沙海灘對開的海面建設「生態島」以處理固體廢料的項目,引發了社會的關注。是次事件尤其不尋常的地方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第一次公示並未公開說明何時開始接受公眾意見,直至媒體⋯
2018年10月26日,澳門立法議員蘇嘉豪在議程前發言中批評,官委議員制度助長立法會成為澳門市民口中的「垃圾會」,隨即引發建制議員和時任立法會主席、現任特首賀一誠的批評,史稱「澳門垃圾會事件」⋯
前陣子與外地友人到澳門某米芝蓮餐廳(Michelin,又譯米其林)用餐,友人很是期待,席間粵菜也有水準,但一事讓友人疑惑:為何一間走精緻路線的粵菜餐廳,整晚播放周杰倫的〈稻香〉、李聖傑〈痴心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