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豐事件」爆出後,澳門市民才驚覺自己窮盡畢生積蓄的家園,保修期只有短短五年,建築商違反相關條例,每項行政罰款最高只有一萬元。然而,《都市建築總章程》修訂諮詢五年仍未進入修法程序。聚賢同心協會以⋯
「善豐事件」的發展實在是峰迴路轉,從一開始的私人財產的糾紛,發展到「今日善豐,明天你家」的社會事件;再由小業主二度佔街抗爭要求政府「討回公道」,事件不斷升溫;後來,有小業主得知「善心人」資助,重⋯
3月24日下午,「大件事啦,善豐業主衝出佔領馬路!」 4月10日晚上,「善豐業主又佔領馬路!聽說今晚會清場!」 這兩次善豐業主「公民抗命」行動,筆者都有到現場作採訪記錄,並提供一些社運方面的建議⋯
這一場「出師未捷」的佔領行動,在日出之前已宣告瓦解。「善豐」帶來了什麼啟示? 當晚身處現場的蘇文欣,形容居民和警方都是克制的,只是「紮營的居民根本未有阻礙到公眾,凌晨時分又不是上班時段,政府大可⋯
政府最近處理善豐花園事件,有兩件事值得留意: 第一,警方對處理群眾事件變得強硬;第二,當局多番要求善豐小業主以司法行動追究責任。 在三月善豐住客的佔路事件中,警方保持克制,在三十小時的佔路當中⋯
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認為,善豐事件發展至江門同鄉會願意「送佛送到西」,在司法訴訟方面提供支援,「是在多一個層面形成互動、衝突會越來越激化。」他這樣分析:「首先,我們很明白小業主的處境。我認識一些小業⋯
阮兆華,街坊稱他為「華記」,我喚他作「丸爸」。「丸氏」一家很晚才睡。晚上11時,「丸爸」從沙梨頭的家回到筷子基的家。紮營抗爭、被拉上檢察院、剛又在善豐完成撤離,連日來奔波勞碌的他不覺累,反倒急不⋯
大部份善豐業主今日出席於江門同鄉會舉行的業主大會,並暫得共識提起訟訴,希望找出「善豐事件」真相。業主代表黄國徽會後向傳媒表示,業主將成立善豐業主會,並經業主會根據政府公佈的報告向可能的責任人提起⋯
新澳門學社召開記者會,讉責治安警察局在4‧11善豐清場行動中,採用一連串粗暴,蔑視人權的措施。學社認為事件亦顯示出,司法機關無法在人身自由受侵的緊急情況下,及時介入處理。另外,學社理事長周庭希認⋯
善豐花園管理委員會計劃下月4日召開業主大會,按相關規定,善豐管委會需向所有業主送交召集書。多名善豐花園業主到地舖業主辦公的地產公司親自送交召集書,逗留約一個半小時後,仍未找到該地舖業主,遂將召集⋯
善豐小業主得到「善心人」資助重建後,部分小業主便由「討回公道,抗爭到底」的決心,轉為「傾向不追究責任人」的意願。部分小業主忽然「縮沙」引起不少市民的不滿或同情。 直選議員吳國昌認為,小業主代表採⋯
善豐事件得到「善心人」的資助,解決了重建的難題。然而,政府在「善豐事件」墊支了過千萬公帑,責任方至今仍未正式承認及承擔事故的責任,直選議員關翠問︰「造成呢樣嘢,(發展商)唔會覺得難過的嗎?唔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