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你根本不知道這會是你的愛情故事,就如所有的起初一樣。 你和男人生活了七年,最後五年是完全空洞的。你清楚你們之間沒有共同話題、沒有快樂。博士課程永遠沒完沒了、工作壓力太大。你對生活灰心,討厭⋯
「兒子喜歡粉紅色,他長大後會變基嗎?」 「男仔喊好羞家,好多人笑你!」 「女仔咁粗魯,成個男人婆咁!」 自小潛移默化的教育,都隱藏了社會對男女性別角色的期待。一旦脫離了這個框框,男仔說話語氣陰柔⋯
好不容易,兩年前澳門終於有關注同志的團體——「澳門彩虹」橫空出世。他/她們和撐同志的朋友一起揮舞著彩虹旗,在大三巴下歡快地起舞,自豪的用行動告訴大家,這群性小眾和其他人其實沒有兩樣;他/她們用光⋯
你/ 妳們如何做愛? 拜託!學校沒教你性教育,也有教你禮貌吧?請自己上網查資料,別問這白痴問題。 你/ 妳跟多少個人發生過性關係? 這也太唐突無禮了吧?你會這樣問異性戀的朋友嗎? 你沒試過跟異性⋯
香港首部關於年長同志的著作《男男正傳》,以口述歷史的形式記錄了六十三歲到八十九歲的一群老年男同志的歲月故事。作者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江紹祺博士經常感嘆:香港地,老人家與及同性戀者⋯
說到要談情,我們會用腦袋思考﹑下些功夫﹑花點心思,好讓心儀對象看到自己多一點;但在異性戀中心 (heterosexuality) 的社會,很多人也沒想過要用腦袋思考「性」(sex) : 我是男生⋯
理工學院今日(9月23日)舉辦分享會,關注變性人及雙性人的權利。為求認識性別小眾的多元性,分享會邀請了兩名嘉賓,向學生及公眾分享變性人的心路歷程及期望。 香港關注雙性人的組織「藩籬以外」創辦人陸⋯
天生男兒身,但又喜歡女性,奈何想做女人——這是Joanne接受變性手術前,一個心中多年難解的結。 Joanne(梁詠恩)是香港人,於二零零九年接受變性手術。她表示,自有童年記憶以來,一直喜歡女性⋯
今年年初,香港部分基督教會高調舉辦反對同性平權立法諮詢的集會,另一邊廂也有教會表示支持。同樣以聖經為信仰的根基,各基督教會之間在同志議題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青少年工作者、本身也是基督徒的⋯
「就算在外地結了婚,回到澳門也不被承認,尤其是要簽一些法律文件時,究竟應該選未婚還是已婚?如果選未婚,好像騙了你;選已婚,你又不承認我,我能夠怎樣?很無稽!」 是的,在人們總是把「離離合合」、一⋯
三月下旬,立法議員高天賜提出的《同性民事結合》法案在他一票贊成下被大比數否決。他在接受「論盡」訪問時,認為澳門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歧視是存在的。至於對公務員的影響,他指出基於《民法典》,同性同居不被⋯
編者按:主流媒體對同性戀者的生活的描述,要麼不是賣弄悲情或充斥著露骨的情慾細節,就是選擇性地樹立正向的同志形象,而忽略了同志群體的多樣性。在欠缺普查數據下,我們決定以學術為基本,對澳門同志作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