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來了,然後呢?

022 一同愛 紙本月刊

文:許諾

網址:https://aamacau.com/?p=15048

時間:2015年02月15日 11:11

DSCF4208

好不容易,兩年前澳門終於有關注同志的團體——「澳門彩虹」橫空出世。他/她們和撐同志的朋友一起揮舞著彩虹旗,在大三巴下歡快地起舞,自豪的用行動告訴大家,這群性小眾和其他人其實沒有兩樣;他/她們用光影投射把敢愛宣言、家人最真摯的祝福投射在南灣舊法院的牆上:Gay 為何不可愛?媒體版面上突然多了談論關於同志的議題,在港台的Gay Pride大遊行,澳門的旗幟不再缺席。但小高潮過後,他/她們的聲音過去一年似乎又沉靜下來。

孤軍作戰

「我自問人緣都唔錯,可能而家個個都知我搞彩虹,好多朋友唔敢再同我出街、食飯,驚會間接被出櫃。」理事長林嘉龍說時顯得有點無奈,想不到澳門彩虹面對的第一個難題,竟然會是這個。終於有團體走出來發聲,但接觸反而更難了。他坦言曾經一段時間都灰心失落過,情緒有點複雜,但最後還是想通了,「很多朋友覺得過去一直都是這樣生活,當然他們也有不滿和無奈,習慣就好,但我們覺得有需要改變。既然兩年前扛起了這擔子,我們會繼續做落去。」

在澳門,男同志比女同志更隱藏、更驚弓之鳥,正是因為他們承受的壓力、恐懼大得多。大街上,男同志只是拖手或親密一點的動作足夠引起途人注目,「有些歧視和言語傷害是不自覺的,不需要當面說些難聽的話」。害怕被發現,很多男同志無論在職場和生活上,都要小心翼翼的將自己代入異性戀角色,生怕一句說話或動作,惹來同事的訕笑或異樣眼光。這,就是壓力。

不要將歧視變成習慣

反過來說,無視,沉默又是否真的包容?林嘉龍說,其實撐同志的朋友可以做得更多,即使是生活的小細節上。辦公室內的蜚短流長、對疑似同志的嬉笑話題,如果有人挺身而出,出口相助,「是同志又怎樣?我覺得無問題!」「那是別人的事,跟你又何干?」發放更多正面訊息,及時制止一些侮辱性的對話,不要讓歧視變成「習慣」,對隱身其中的同志朋友來說已是少一分傷害,多一分鼓勵。「不要少看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如果更多人表現出能夠接受、尊重同志,也會影響社會上的其他人。」

更重要是,讓公眾擺脫媒體長久以來醜化、扭曲的同志形象:乸型等於基?基很亂?基之後又跟女性拍拖,更亂?林嘉龍說,圍繞同志有太多神秘,太多誤解。美國《金賽報告》的研究多年前已指出,其實相當一部分人都是雙性戀傾向,只是多或少。有些人只是基於他們身處一個怎樣的社會,傳統價值、文化、家庭觀念隱藏了同性戀傾向。部分同性戀者中途轉向,這其實是很個人的選擇。他希望公眾在道德批判之前先多了解,跟自己不同的人,並不是異類。

澳門彩虹理事長林嘉龍(中)

澳門彩虹理事長林嘉龍(中)

Voice Out!

「澳門彩虹」成立的契機,源於《家暴法》。說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到最後政府還是以各種理由將同性伴侶關係剔除法律保障之外:《民法典》很複雜、改法律很難、社會未有共識……官方刻意淡化的立場,小心的避開「歧視同志」的標籤。對此,林嘉龍並不賣帳,「如果根據政府的邏輯,沒有共識就不用改法律,那社會上很多事也不會有共識,家暴法也沒有共識,那是否也不用立?現在還有人同意打老婆,甚至是議員,那是否代表打老婆是對的?」過去,澳門彩虹曾向社工局提出折衷建議,傚法香港將《家暴法》的涵蓋範圍擴闊成「家庭及家居暴力防治」,這樣同志朋友也可受到保障,可惜最終未被當局採納。

他批評政府只是為「不作為」尋找藉口,「無論是法務部門還是勞工局,從來沒有主動宣傳過同志有甚麼權益。《勞動關係法》清楚訂明,僱員不應因性傾向而受到歧視,但他們甚麼也沒有做過。」《家暴法》這一仗輸了,林嘉龍說早已有心理準備,同志平權要觸碰、衝破的難關太多,一點也不容易,澳門彩虹未來將繼續政策倡導,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IMG_9108

IMG_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