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門,不少家庭聘用外籍家傭打理家中雜務、負責照護老人或小朋友。本澳家傭團體——澳門進步家務工工會(進家工會)早前向本澳勞工事務局遞信,冀與當局對話,並呼籲增加對家傭權益,在合約中訂定條件包括最⋯
多次爆出欠薪風波的澳亞衛視有限公司(下稱澳亞)在今年7月被初級法院判破產。早前不少前員工向勞工局求助追討薪金,有前員工甚至遭欠幾十萬元薪金及補償金等。事件終見曙光,一名曾在澳亞工作十多年的員工向⋯
直選議員宋碧琪質詢當局指出,為保障本地就業,應考慮設立博企基層人員外僱比例,並問到現時博企本地員工和外僱比例、如何監督六博企對外僱數控制情況?勞工事務局回覆指,截至今年(2024)6月,六間博企⋯
本澳的法定產假日數是多年來廣受市民關注及討論的議題,而根據婦聯公佈的婚育意願調查顯示,居民認為「工作繁忙」是其中一個影響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若能擁有充足的生育保障假期,相信會為居民帶來很大鼓勵⋯
直選議員林宇滔促當局完善工傷及職業病賠償制度。他指出,常有個案反映受工傷僱員與責任實體(即保險公司)之間就休假時長及賠償金額發生爭議,導致僱員的基本權益受損,原本放工傷假後變放「無薪假」,問到當⋯
氹仔北安碼頭街澳門大橋地盤今(30)日發生一宗致命工傷事故,一名男傷者從高處墮下證實死亡,事故中男死者為持藍咭的外地僱員。公共建設局及勞工事務局對事件表示重視,勒令相關承造商停工並配合調查事故原⋯
團體「人民力量」今(25)日中午到勞工事務局遞信表達訴求,要求政府檢視及交代外判供應商起用大量外僱、反對輸入導遊外僱及「專才引進」計劃等。人民力量主席林永銳認為,若會員有共識,在組織遊行方面不會⋯
新城A區A11地段的公屋地盤今(14)下午發生工業事故,一名混凝土工程公司的負責人被場內一輛吊機在轉動時撞倒,傷及腰部及大腿,送往醫院搶救後最後不治。公共建設局及勞工局已對相關承造商發出停工通知⋯
特區政府提升因工傷及職業病致當事人「長期無能力及死亡」的法定賠償限額,升幅為5%,其他損害賠償限額則維持。有關行政命令今(26)日公佈於特區公報,自公佈後滿十五日起生效。 勞工及事務局表示,在相⋯
政府計劃調升僱員最低工資,總體上調約6.25%。由現行時薪32澳門元(下同)調升至34元;日薪由 256元增加至 272元;週薪由1,536元上升至1,632元;月薪由 6,656元上升至⋯
因疫情原因影響就業,特區政府於2020年9月開始推行帶津培訓計劃,至今已推出約750項課程,共有17,000人員參加。被問及該計劃會否變成恒常培訓,勞工事務局職業培訓廳廳長張瑋回應稱,明年該計劃⋯
昨日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多名議員關注本地人就業、假招工、外僱退場、培訓、求職轉介以及配對等。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在回應稱,若本地僱員在就業過程中受到不公平或不合理對待應向局方反映,「我哋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