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劇場
用符號各訴城市想像 ——記《名園茶聚.遠舶之城》 2024年11月27日|文:IBIS|https://aamacau.com/?p=115948

下筆之時,演出已經結束。在活動盛事特別多的11月,呷一口茶的閒情彌足珍貴,品一台戲更要下足功夫。在全球化的今日,城市藉文化與外地交流又或攀比,同時透過文化為城市塑造形象、營銷形象;而反過來,文化⋯

即時報道藝文爛鬼樓
戴碧筠指,合作社在活動過程當中,收到很多回應,還有很多支持LGBTQ+群體的想法。
「一人一故事劇場」直面社會關懷 2024年0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09

六月為同志驕傲月,期間本澳劇團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與關注性別權益的團體「LGBT in Macau」合作,以LGBTQ+群體的愛情故事為題舉行「一人一揪心愛情故事劇場」演出(下稱「揪心⋯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事實上,澳門LGBTQ+群體仍面對不同程度的困難。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承認自己 女同志Jade:任何人都應當為自己而活 2024年0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08

今年六月的同志驕傲月有劇團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以LGBTQ+為題,舉辦「一人一揪心愛情故事劇場」(下稱揪心),而其中一個發起人便是本地關注性別權益團體「LGBT in Macau」的版⋯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布子(左一)指,比起預先有劇本的傳統劇場,她更喜歡「一人一故事劇場」,因為她會明顯感受到朋友、夥伴會互相支持。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澳談論LGBTQ+議題:壓抑、無奈 2024年07月27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2307

本澳劇團零距離合作社(下稱「零距離」)與「LGBT in Macau」、「澳門跨性別互助社群」於六月合辦「一人一揪心愛情故事劇場」(下稱「揪心」)。對參與演出的四名演員而言,與LGBTQ+有關的⋯

135 百年造人大計紙本月刊
袁一豪受訪時提到,「他們用一對手去創造了自己的未來,用手去創造了澳門的輝煌,也用手去守住了覺得應要守住的事物。現在我們還可否用自己一雙手去掌握命運?」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故事】回憶往事 思考今天──《夢迴.益隆》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5

昔日的益隆是一個炮竹廠,今日的益隆是公共休憩空間,一個由博企負責活化的片區。時光的流逝,空間的轉變,今天回望往事,也是在思考當下的澳門。「我會以一個利用歷史的角度,放到觀眾面前,令我們看到這段歷⋯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土生土語話劇多年來一直以幽默方式,笑談澳門大小事。圖片來源:澳門文化局
【澳門故事】多少澳門事 盡付笑談中──土生土語話劇《不日之星》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4

土生土語話劇團踏入第三十一年,今年繼續在藝術節的舞台上,以創作笑談澳門大小事。「今年不一定只是土生葡人的故事,裡面有些地方也是一般市民的小小心聲。其實不用我們演,澳門講場都有這些聲音,不過我們以⋯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導演佐川大輔介紹,Theatre Moments 一直喜歡用極簡的設計,希望能讓觀眾有更多想象空間。膠膜的靈感來自於疫情期間要將人隔開,防止病毒傳播。相片來源:澳門文化局
【改編名著】二百年後,《科學/怪人》如何對應今天?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3

只見台上的演員屢屢拉開一筒筒膠膜⋯⋯雖然透明,但也是一種隔膜。由本地藝團演戲空間與日本藝團Theatre Moments合作帶來的作品《科學/怪人》,以類似的意象展現出科學家與怪物之間的互不理解⋯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病歷編號:XXXX》改編自英國近代劇作家彼得.謝菲爾的名作《馬》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改編名著】人言可畏無分地域時空──《病歷編號:XXXX》 2024年05月26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10992

一個內向靦腆的少年一夜間刺瞎了多匹馬⋯⋯如此駭人的聽聞,激發了英國劇作家Peter Shaffer於一九七三年創作出劇本《馬》。作品曾榮獲美國劇場界最高榮譽Tony Award中的最佳話劇,並改⋯

133 全民返工紙本月刊
《造美之城》劇照。相片由演出團隊提供
荒誕「演藝」 2024年03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8861

疫後不久,當局便誇下海口要將澳門打造成「演藝之都」,從什麼下手?首先打響頭炮的是演唱會經濟。博企持續舉辦多場大型演唱會,演出者則來自各地,而民生區運動場亦成為舞台,惟演出後一地狼藉。當局急於藉⋯

130 隱形紅線紙本月刊
《天上人渣》去年被投訴指評級太寬鬆。網絡圖片
投訴牽起「蝴蝶效應」 方方皆輸 2024年03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8860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日,藝團「風盒子社區發展藝術協會」講述自殺的演出《我們一如既往的那天早上》宣佈取消,原因是「對是次創作的關注已超出過往經驗與所能承受」。僅數日後,藝穗節延伸活動《美美的車車》受⋯

130 隱形紅線紙本月刊
DLB指,對Drag Queen表演而言,服裝是頭等重要的一環,需為每次演出精心搭配服裝,帶來獨特效果。圖片來源:unsplash@Bret Kavanaugh
取消之後 2024年03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8859

到目前為止,文化局對於取消《造美之城》,僅表示「經觀看演出綵排後,發現節目的演出內容與獲選時的理解有出入」,「文化局曾與藝團溝通協調,惟有關表演內容因沒作出相應調整或改善,故局方最終決定取消是次⋯

130 隱形紅線紙本月刊
在《造美之城》演出前夕,網上曾流傳另一節目《美美的車車》的片段影片,兩節目由同一團隊製作。圖片來源:Facebook 群組截圖
藝穗節腰斬《造美之城》  由策展團隊到官方理解「多元文化」混亂? 譚智泉:有共識 藝文發展才可站穩 2024年03月1日|文:論盡媒體|https://aamacau.com/?p=108858

以變裝皇后(Drag Queen)為主題的劇目《造美之城》原訂於一月底在官方澳門城市藝穗節演出,演出首場後被文化局急剎截停,「腰斬」24、25兩日的演出。事件亦引起藝文圈子及觀眾嘩然,官方亦說不⋯

130 隱形紅線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