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兒童
養育是福份也是緣份 2014年07月18日|文:春蘭|https://aamacau.com/?p=9710

阿展與妻子都從事社會工作,兩人結婚九年未育有兒女。夫妻一直有心願透過教育下一代傳遞生命的意義,在青年人的工作上也深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去年七月,夫婦成功收養了一名四歲的小朋友,現在三人一起生活已⋯

2014-07-18 有育無類專題報道
收養制度應適時檢討 2014年07月18日|文:作光|https://aamacau.com/?p=9709

在本澳作出收養申請申請人必須將收養意圖先以書面方式告知社工局,經過多番手續並通過司法程序才能完成申請,收養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民法典》及《未成年人司法管轄範圍內的教育制度和社會保護制度》,當中是否⋯

2014-07-18 有育無類專題報道愛都酒店及新花園泳池保育事件簿
「社署比我想象中考慮得更周詳」──一個在香港當養父的個案 2014年07月18日|文:黑潮/採訪:黑黑|https://aamacau.com/?p=9708

「配對領養家庭及待領養兒童前,香港社會福利署(下稱「社署」)都不會讓家庭立即小朋友見面,而是會先讓家庭考慮那小童的一些基本情況,例如他在甚麼情況下被棄養、身體狀況如何等等。領養家庭原則上接受了⋯

2014-07-18 有育無類專題報道
社工局回覆論盡媒體查詢收養事宜 2014年07月18日|文:社工局回覆|https://aamacau.com/?p=9707

1)澳門自何時開始開展領養服務?當時的社會普遍對領養接受程度和風氣如何? 社會工作局前身為 1938 年創辦的公共慈善救濟總會,具監管收容孤兒及棄嬰的職能,其後根據 1999 年 6 月 2⋯

2014-07-18 有育無類專題報道
也來談談台灣家暴法: 施與受的啟示 2013年09月9日|文:陳一毫|https://aamacau.com/?p=4627

文﹑圖: 陳一毫 「自家事不須外人管」,是華人社會的普遍心態。加上以「父權思想」長期主導社會,透過「家庭」傳播,一代傳一代,一個單位傳到另一個單位,一個體制傳到另一體制,以致現時的家庭暴力事件中⋯

即時報道
未曾停止的兒童奴役──讀《我八歲,我在可可田工作》 2013年07月15日|文:川井深一|https://aamacau.com/?p=3463

我的身體多少有些農藥和塑膠,細胞必也曾經如鐵,有著被打磨的記憶。但包藏最多的,還是各種染色劑、介面活性劑。我可以漠然忽視,它們不過是曾經歷童工遭遇的上代人小史:50年代台灣,一個名為鳳子的小女孩⋯

001 看不見的傳說/土地正義紙本月刊
黑沙環公園:人多,遊樂設施髒汙率高,周邊環境垃圾太多。
公園用家這樣說 2013年01月18日|文:藝文|https://aamacau.com/?p=2219

澳門有哪些好玩的公園?又有什麼不足之處?我們特別訪問了一些「用家」(爸爸媽媽們),就平常會去的公園作出點評,提出心中的構想,希望這個城市能有更多讓小朋友玩得高興的公園! 羲羲和羊羊的媽媽: 羲羲⋯

2013-01-18 讓我好好長大-澳門親子遊憩空間散步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孤猿之笑──一位母親讀《失去山林的孩子》對澳門兒童自然教育的思考 2013年01月18日|文:川井深一|https://aamacau.com/?p=2229

黑熊開始會說話。最近常自己對著圖鑑呼喚動物的名:「阿痾」、「頭鳥」、「屙蟻」 (老虎、鴕鳥、鱷魚)……週末,帶著黑熊到石排灣,實證一下所有的夥伴:他「鴨鴨鴨」地喊著火烈鳥,看來是認錯了。在熊貓⋯

2013-01-18 讓我好好長大-澳門親子遊憩空間散步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小松鼠和媽媽散步的地方就在家旁邊的森林。
芬蘭小孩出去玩 2013年01月18日|文:小松鼠媽媽|https://aamacau.com/?p=2226

小松鼠2歲了,總聽到其他人說娃長得特別快,轉眼就兩三歲了。對於我來說這兩年過得無比漫長啊,尤其是第一年那些漫漫的長夜和白天望穿秋水盼著老公快點回來。第二年回去上班了體力上稍微輕鬆點,感覺時間是比⋯

2013-01-18 讓我好好長大-澳門親子遊憩空間散步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護兒中心提供遊戲治療助受害兒童走出創傷陰霾
無助中的最無助:兒童性侵受害者 2013年01月11日|文:小花|https://aamacau.com/?p=2155

本澳有青年事務委員會,有婦女事務委員會,卻偏偏沒有一個兒童事務委員會,那由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 剛出生的嬰孩不會說話,她/他們感到痛苦不適時只可以哭著要求你的注意,但卻不能說清楚到底哪裡不舒服⋯

2013-01-11 誰來保護我?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