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此刻
2020年03月11日|文:黑黑
看完Roy Andersson那天晚上,我送你到河邊新街坐巴士。然後我走路回家時,看到了電影裡那對中年男女。他 [
在人造恐慌中獨處
2020年02月11日|文:思崎井
不知名流行病肆虐,全城恐慌,各地政府處理手法尤值得商榷。事情發展得看似迅速,令人措手不及,我還來不及看《槍炮、 [
如果一個南灣只能孕育出一個詩人
2019年12月17日|文:思崎井
經過南灣的人都知道,現在的海灣其實不太能稱得上是「灣」。那蒼海有點遠離視線,冷看熱鬧劃破湖面;不太蓊鬱的人工孤 [
有些事想寫在下環街改變之前
2019年10月30日|文:思崎井
老實說在懂事以前,我從來不曾停下來觀看過下環街,現在回想,我都不自覺地跟着她走,不,應該說是她總牽引着我,守候 [
漫長六月的緩慢感之後,又要再次適應漫長的民主等待
2019年07月9日|文:思崎井
這是一個多麼漫長的六月啊。 全世界都在觀看着香港瀰漫的淚水和血汗,跨越界限,我好幾次看着天空和雲影交織着光,從 [
熙來攘往的路上,我站在紅綠燈另外一邊
2019年02月19日|文:思崎井
在新年長假期,我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旅行了一趟。 由家門開始算起,大約十五分鐘就可以走到市中心,然後到達那片所有本 [
瓦礫之上想像城市──第三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2018年07月12日|文:黑黑
特意設定在暑假進行的「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今年已來到第三屆,過往兩年選片所帶來的新思維與新視野,均使人留下 [
城市封閉的數據讓所有人都變成「小不幸」
2018年01月3日|文:思崎井
在所謂高科技的年代,我們要得到資訊很方便,資源看似免費無限,虛擬平台是我們習慣依賴的溝通方法,世界隨時在身邊也 [
關於城市美學:那天我在議事亭前地,看到一個我不想認識的城市
2017年10月10日|文:思崎井
每到節日,就要忍受大量劣質的人造景色。 每次面對這個城市的美感,供我仰望的事都讓人敢到無力,這個在空間中發生的 [
從城市到創作表達,從 Zine 小誌到文化可能
2017年06月13日|文:思崎井
我在這個六月,做了一個關於創作的實驗:辦了一個關於 Zine(小誌╱獨立誌)的展覽,確實有種沒頭沒腦的衝勁。老 [
你有沒有聽見,這個城市有嬰兒在哭泣?
2017年06月12日|文:川井深一
垃圾桶裡的BB仔 可被見到的棄嬰,代替不被見到的棄嬰出現,代替他們發出哭聲、被蟲蟻老鼠咬食、被發現、上新聞,無 [
我在描述墓園時並不是在談論墓園──《天國之園》手繪地圖的設計筆記
2017年05月23日|文:思崎井(《天國之園》手繪地圖設計及插畫)
一個城市生存的蛛絲馬跡可以從她的墓園裡找到。 澳門之所以獨特,並不是她有不會打烊的賭場、所謂中西交融的人文風情 [
「全城舞台」,搬演一齣齣城市發展悲劇
2017年03月30日|文:喬亞(「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澳門)
有時世事真真諷刺。 在「第十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為期九日、名為「做一日村中人—藝遊路環荔枝碗村」的活動被選為 [
2017 澳門藝穗地名書:給下一個城市文化的十年備忘錄(下)
2017年02月14日|文:林正尉(「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台灣)
三、展演的澳門:日常生活轉繹 「日常」,令人猶疑的曖昧與混沌之辭,總與感知及呼吸是栓繫一起的。 「日常」,讓人 [
2017 澳門藝穗地名書:給下一個城市文化的十年備忘錄(上)
2017年02月8日|文:林正尉(「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台灣)
這些人渡過河流跨過沙漠,並非僅僅為了買賣,因為在可汗的帝國版圖內外,任何地方的商場都可以交換貨物,……。你到歐 [
在城市的街道上,我們忘了彼此
2016年11月15日|文:黑黑
我們經常遇見,但從沒有打招呼。 我遠遠地看到你在前面,似乎是要到馬路的另一邊去,皮膚在太陽下暗得發紅,一輛車突 [
誰在見證城市變幻和死亡
2016年10月11日|文:維特
忘者 聲音引領我的旅途,但我仍在路上自由地以獨特的目光窺視澳門。戴上耳機的我好像超然物外,與城市的紛紛擾擾彷彿 [
夢裡繁花夢外囚──在庫哈斯的「通屬城市」之中
2016年09月20日|文:陳斑妮
危險的親切感 荷蘭建築大師庫哈斯(Rem Koolhaas) 早於1995年便提出「通屬城市」 (generi [
在建造一座圖書館前,首先要超越閱讀的想像
2016年09月14日|文:思崎井
說來奇怪,一座城市,一個新圖書館,一說,便十年;文化藝術,卻只有佇立,沒有去處。 十年前,人們不 [
這醜陋的造景叫都市美感,我們同活在其中又不在其之中
2016年09月6日|文:思崎井
「保留建築物對於下一代,能給他們什麼嗎?我看不到這樣做會有更好的福祉。」早在這城市舉辦被戲稱為「盂蘭盛會」的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