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道路工程「掘完又掘」、「重覆開挖」可謂本澳的一大特色。今年進行的485項道路工程,已將本澳的交通「搞到一獲泡」。當局早前更透露明年將有逾千項道路工程,明年的交通情況勢必更加嚴峻。立法議員何潤生表⋯
交局早前公佈明年本澳將有逾千項道路工程,並推出「十招」以優化協調道路工程的管理。其中一項為建立道路工程獎罰機制,建議政府部門及專營機構在招標文件中加大工程延誤罰則或增加提前完工獎勵,讓施工單位以⋯
中聯辦副主任姚堅日前答回應否輸入職業司機問題時指,為了澳門的未來,「必須作出適當的開放和讓步,否則的話我們沒有未來。」言論一出,隨即引起社會關注熱議,質疑中聯辦是否向工聯施壓?繼工聯昨日「緊急⋯
應否開放外僱職業司機在社會引起爭議,中聯辦副主任姚堅昨日稱,為澳門的未來,在勞工政策上必須做出適當的開放。議員吳國昌今日受訪時反駁,澳門的外勞佔總體勞人口近50%,而鄰近的香港只有0.1%,「咁⋯
中聯辦副主任姚堅昨日回答應否輸入職業司機時稱,為了澳門的未來,必須做出適當的開放。工聯副理事長李振宇則說,維護職工權益是基本底線,目前不會讓步,堅決反對輸入外地職業司機。但被追問將⋯
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林宇滔澄清,都更會只是對樓宇重建業權同意百分比不應「一刀切」有共識,有委員提出參考外地經驗將百分比定為五至九成,但委員會並無共識,政府亦沒有方向,只稱會繼續研究,他個人主張「宜⋯
不論「舊區重整」還是「都市更新」,日後收樓都無可避免地要面對業權同意重建比例的問題,如何能夠既保障私有財產,又能滿足城市發展需要,這是最關鍵的問題,亦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早前有傳都更會建議,業權同⋯
《舊區重整法》法案在上屆立法會成為廢案後,政府推倒重來拋出「都市更新」的概念取代舊區重整,都市更新委員會成員以地產業界比例最高,被社會批評是「地產黨話事」,早前有都更會委員提議,同意重建業權比例⋯
有都更會委員建議,將舊樓重建的業權同意比例由現行的十足下調至五成至九成。在早前的運輸工務領域施政辯論當中,間選議員鄭志強表示,樓宇重建的業權比例涉及到私有財產保護,《基本法》第六條列明:澳門特別⋯
四校聯考報名在即。不少聲音關心考試會否「一試定生死」,考試會否變成「統考」;而較少人關心的,是一班身心障礙生的考試安排;更少人關心的,大約是一眾身心障礙生的升學率。 本報曾去信高教辦,高教辦表示⋯
現時於澳門高等院校就讀的殘障生並不多,設施及校園文化、氣氛等亦往往未能照顧有關學生之需要。正就讀大四的聽障生TIM表示,不少人以為自己戴了助聽器後聽力就如常人一樣,其實不然,加上聽障生一般語言能⋯
對於身心殘障學生入讀大學困難重重,聾人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抒曼認為,現時不少高等院校雖設有身心障礙或特殊學生支援中心,但內容並不清晰,希望高等院校可多加關注。 配套未完善 聽障生未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