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早前報道指,澳門的男警「顏值」高出一截。可惜專訪黃少澤的這天,《人民日報》的報道還未出街,未能問得司長回應,反倒是訪問這天警鐘又長鳴,3名治安警涉嫌組成不法集團,除收受活躍賭場人士現⋯
書使人著迷而無法自拔,走進圖書館或書店便被它木質芬多精逼出一身屎,對抗這些無聲之聲所引發的腸燥症,最好就是做一些跟書相關的事。但今天我們的身體已經不只腸燥症那麼簡單,坐陣書店的好友跟我說他有時覺⋯
我在這個六月,做了一個關於創作的實驗:辦了一個關於 Zine(小誌╱獨立誌)的展覽,確實有種沒頭沒腦的衝勁。老實說,本身吸引我的並不是 Zine,我對 Zine 也說不上特別鐘情。反而是我過份堅⋯
約莫四五年前,在網上認識到Zine,飽覽了各種充滿生機的Zine後,就不禁被她迷倒了。然而Zine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抵是她對「無用」的包容,以及不需要「似模似樣」的坦誠。 自小就聽到不少人對自己⋯
澳門的住宅平均成交價,從2003年每平方米澳門幣8,259元,一路飇升至2013年的81,811元,幾乎上升十倍,而勞動力的報酬遠遠沒法追上樓價升幅。近幾年來,樓價仍然在高位徘徊、逐級爬升,嚴重⋯
私樓長期高企,以致炒風熾熱,一般市民置業根本無望。特區政府於五月實施收緊住宅非首置按揭的措施,期藉此遏抑熾熱投資行為,但被社會質疑成效微乎其微。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政府一直以來的調控樓⋯
「這社會服務某程度是基於市場。一基於市場,就要考慮私人市場,我不能拖垮私人市場。」 時事評論員蘇文欣認為,澳門土地資源缺乏,但這先天條件的限制不應成為政府沒房屋規劃的理由,又直指政府應做好公屋需⋯
本澳對房屋需求高企,唯政府自「萬九公屋」後並未承諾更多房屋供應。立法議員李靜儀指,政府欠缺供應公共房屋的恆常機制,加上新落成的公屋群設施配套不足,令居民難以安心,難以安居。 李靜儀表示,回歸初期⋯
房屋局上月表示,有61個經屋「萬九」家團因預約買受人、家團成員或配偶持有居住用途的物業,已被解除買賣預約合同或正進行解除合同的法律程序。期後陸續有多個經屋家團表示,因等候做契期間結婚而配偶持有物⋯
政府決意在偉龍馬路興建公屋群的計劃,但坊間對地段是否適合建龐大公屋群仍爭論不斷。公民力量理事長林玉鳳認為,雖然社會對公屋有迫切需求,但新建公屋更應要有質素及合理空間,而非隨意將居民安置在機場對面⋯
政府計劃在偉龍馬路地段興建八千個公屋單位。時事評論員黃東認為,有關項目只見到房屋數量,卻完全沒有周詳的科學規劃,亦沒有考慮到澳門整體的可持續發展。「事事都見縫插針,事事都特事特辦,咁仲要城市規劃⋯
偉龍地段興建公屋的方案爭議不斷,城規會委員林翊捷認為,偉龍馬路地段應放在總規層次討論,以更好利用土地,助澳門發展。 林翊捷指出,現時氹仔人口大約10萬人,偉龍地段若要建八千戶公屋,即大約2萬4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