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冀加快行政程序讓癌患者儘速得到治療  患者希望可在本地做骨髓移植

即時報道

文:華生

網址:https://aamacau.com/?p=99954

時間:2023年03月19日 14:14

去年澳門全年死亡人數為3,004人,統計局表示,去年全年死於惡性腫瘤的人數,佔32.3%,是其他疾病死亡人數最多。原台灣血液科臨床教授、現轉到澳門服務的臨床血液科專科醫生余明生表示,在澳門治療淋巴瘤,在一些安排上都被延後,行政上的處理較慢,但由於癌症需要迫切治療,他希望能加快行政程序,讓病人儘快得到治療。

余明生醫生。

關注癌症病人的「開心樂園協會」昨(18)日舉辦醫患交流工作坊,活動以「現重生!重新開始新生活!好勵志!」為主題。除增進醫患關係的同時,冀增加市民對癌症的認知及預防。癌患者在治療期間經過頗辛苦的過程,本職健身教練的患者Clark指,在第四期淋巴癌所採用一種治療,其方式是「腰椎穿刺治療」,實在令他痛苦難受。他亦認為,不但自己意志,也需要他人的鼓勵與支持。

治療癌症需早發現速治癒

余明生醫生受訪時表示,淋巴瘤屬血液科當中的固態腫瘤,簡單而言,公眾可能認為化療需要「愈強愈好」,但由於高強化療同時消滅好細胞與壞細胞,如果患者兩個星期內都不恢復,就會失去扺抗力,可能「頂唔順」、「命都冇」。

另一方面,治療癌症的其中方法是骨髓移植,而本澳長期以來需要轉介到外地治療,這令患者治療遇到不少問題。

余醫生解說,一般市民將幹細胞移植稱為「骨髓移植」,目前,可按傳統治療醫治淋巴瘤,但有約4份1患者通過化療都未能根治病癥,需繼續治療,65歲以下的人士可以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

(左起)阿杰、阿Sam、阿Clark。

余醫生:需加快行政程序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由外地轉到澳門醫院診治病人的余明生醫生說,在台灣,一個病人發現有淋巴瘤癥狀,再到診斷及醫生治療,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在半年內已能治療結束。而在澳門治療,有很多安排都被延後,行政上的處理較慢,「進程可能是『三個月』、『三個月』。」但由於癌症需要迫切治療,他希望行程程序上做得更快,不能拖太慢。

在澳治療能減輕病人舟車勞頓

本澳近年患癌症人數在增加,其中,骨髓移植過往需到香港,疫情期間病人就轉到內地。 於2019年患上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阿杰表示,初時接受化療及放射治療後有轉好,但後來病情復發,在2021年底起在山頂打化療,最後因應疫情及條件限制,被轉介到廣州華僑醫院進行自體幹細胞骨髓移植。 「如果澳門都有骨髓移植,肯定更加方便,因骨髓移植是重要的事,全身會失去抵抗力,會很累,要由家人照顧,自己一個人去外地很困難。」

余明生表示,在本澳醫療系統中,醫生以外還包括護理、驗檢室專業人員,而當中一個專業發展是需要整個團隊配合及重新訓練。他相信,倘若在澳門離島醫院能進行骨髓移植,而無需外送醫療,對病人而言會更好,能減省舟車勞頓。

通過醫生解釋病情對治療增添信心

現時20多歲、身體慢慢向好的阿杰說,坊間可能對癌病存在不正確的認識,可能認為「冇得醫」。不過,恐懼源於未知,通過余醫生清晰地解釋病情,包括治療的目的及副作用,對治療上增加了不少信心。

目前30多歲,也是患上淋巴癌的阿Sam表示, 現在醫學比以往進步很多,很多醫學方法都可以治療淋巴癌。目前自己的健康已在鞏固階段,他說,在治療期間,照顧自己的日常作息很重要。

「青年經歷了生死、要重新出發時,我們社會上要更多關心、支援。」開心樂園協會表示,希望通過今次活動,加強社會關注其他惡性腫瘤,希望通過工作坊,加強對家人及病人支援。

開心樂園協會舉辦醫患交流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