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文就像澳門的「鬼魂」

116 澳門剩下多少葡萄牙特色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97313

時間:2023年01月1日 11:11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成分,思考、溝通、教學、傳承,是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能只學習到語言的部分,而其中的文化也需要去了解、探索。在澳門這一小城中,甚至在一地名、一街名上都可以見到澳門過去的歷史。

來自台灣,在澳成家的宜芳(化名),直言葡文在澳門城中就像鬼一樣,隱約地在澳門城中的每一個地方飄過,不會輕易發現但隨處可見,惟可惜的是城中人對葡人文化認知較少,存有隔閡。

目前有在學習葡文的宜芳以及其在葡文學校就讀的孩子在路上常會因為看到一路牌而認識到歷史人物;又會因為看到Ilha Verde(青洲)而知道青洲在過去是一座小島。

Ilha Verde,即綠色的小島,因島上環境綠樹蒼翠而得名,青洲原為位於澳門半島西北角的一個小島,後來因填海而與澳門半島連成一體。

學習文化中的語言

回想起在學生時期首次訪澳,「異國風情」是宜芳對澳門的第一印象,覺得同樣是華人為主的社區,但葡萄牙人留下的文化才可以建構出這樣特別的異國風情,令她想知道澳門的所有,也想知道葡語世界在做什麼。

在澳門居住了一段時間,開始學習葡文後的她發現,在澳門學習葡文的似乎都只是忙著學習語言,對文化的認知較少,與文化存有隔閡。學生沒有對葡語文化,甚至澳門文化產生好奇,則難以實際學習到當中的奧妙。因為語言的部分是可以快速解決的,但當中的文化交流或身份思考則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理解、消化。

她形容,藉以文化加強語言能力的概念,就是從個人出發,想得知某件事,而在這個尋求知識的過程中吸收到一些語言的能力。例如澳門的小朋友會因為非常想知道約翰四世大馬路中的約翰四世對澳門做了什麼,所以想要知道全部的事情,包括這個人、這段歷史,然後去找、去講出來、累積語言詞彙,文化與語言應該是雙向的。

澳門私立葡文學校的學生及家長。

澳門私立葡文學校的學生及家長。

澳門少葡譯中書
難直接接觸葡語文學

除了孩子媽這一身份外,宜芳也是一名專欄作家,並在小城中經營起書店。她表示,葡文書基本上只有簡中譯本,鮮有繁中版,在台灣也很難找到,所以在澳門購買的途徑都是從內地引進的作品居多。而文化翻譯上的中斷,感覺會導致難以直接接觸葡語文學與文化。

然而,近兩年本地出版的葡文繪本有所增加,賣得算好,或因夾雜中文,較容易理解,讓小朋友不會讀不下去。

訪問期間,宜芳亦提及疫情期間葡文學校的葡籍老師流失嚴重,各界應關注。

她亦有感老師們都因為「一些」原因而離開,雖然離開的老師都沒有表明原因,或因疫情、隔離措施、又或因待遇,但可以確定的是老師也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學生,也希望可以在澳門繼續任教,但面對現實也只能選擇離開自己的學生。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