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日前表示,船廠清拆後的地段要交回規劃部門考慮日後用途。翻查資料,工務局曾於2013年1月提出《路環舊市區荔枝碗規劃研究》,並提出3個方案,但事隔4年,相關方案再未聽聞,最後亦不了了之。
根據當年的《路環舊市區荔枝碗規劃研究》,政府曾表示冀透過方案「針對保育及承傳昔日光輝的路環造船業工藝,通過有系統地串聯歷史記憶空間,延續舊市區的風土文化氛圍,優化區內的環境,達到推動路環舊市區發展與保育並重的活化目標,以及進一步改善荔枝碗船廠區的整體環境。」有關設想有3個,包括:造船產業及生活博覽館、荔枝碗船廠藝文區,以及休閒文化渡假村。3個方案均提出:「保持原有船廠與水岸間關係,對岸回望的整體環境,並涉及船廠與山體、水體和樹木的景觀聯繫。」兩個方案則提到「活化 /打造荔枝碗船廠成造船工業遺址」,剩下的一個表示會「保留所有船廠的原本結構為原則,對舊船廠建築群進行修復及活化再利用」。
而對3個概念方案中的各個元素作出「平衡性考量」,當局於上述報告內表示會採納3合1的綜合方案,即以造船文化及工業遺址為重點基礎,以相應的配套設施配合整區的規劃發展。服務對象以本澳居民為主,旅客為輔,根據區內特性及主題元素規劃為4個分區,設施包括保留區內僅存的拆船廠原貌作為展示館、造船博覽區、戶外表演及展示空間、餐飲設施等。但相關規劃自此再未聽聞,政府亦一直未有公佈任何新計劃。
事實上,自去年4月荔枝碗一間船廠發生倒塌風險後,多個政府部門對上述規劃隻字未提,對於地段發展亦三緘其口,互相「卸膊」、「交波」,只表示政府最關注是船廠的安全問題。例如去年5月,海事局局長黃穗文就曾表示,由於船廠佔用人不希望放棄佔用船廠位置,政府未有計劃收回船廠用地,而船廠的未來用途則由文化部門作出規劃。
同年6月,工務局局長李燦烽表示,當局需要和多個相關部門研究,暫時未決定是拆還是留,又指工務局過往曾做整體規劃,並交由文化局研究。文化局長吳衛鳴則表示,局方曾就路環荔枝碗規劃向工務局提供意見,但在局部區域的功能規劃上與工務局意見不一,向工務局反映後,直至現在仍未有相關規劃的詳細資訊,又表示其餘船廠的處理,需向職能部門查詢,例如計劃興建於路環碼頭旁的博物館則由旅遊局負責,文化局會配合工作。
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其後又表示,文化局重視船廠的保育工作,並不希望船廠區域進行大開發,亦不要成為賣手信的地方,而是希望能展示造船業的歷史,讓荔枝碗的居民亦可參與其中,相信工務局會綜合考慮各個部門的意見作出規劃。
事隔不足一年,政府何以由「未有計劃收回船廠用地」突然變成「清拆後地段交回規劃部門考慮日後用途」?逾五萬平方米的荔枝碗地段將如何發展?船廠為何話拆就拆?公眾期待政府盡快詳細公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