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籽計劃:十名大學生志工進入偏鄉的另類教育實踐

023 誰拔了社工的翅膀? 紙本月刊

文:Inspiring 種籽計劃團隊

網址:https://aamacau.com/?p=15614

時間:2015年03月10日 12:12

十名在臺南讀書的大學生,一年前因為看見臺南郊區與市區嚴重的教育落差,開始規劃一場微型社會行動—— 種籽計劃。這個志工團隊,透過實踐與制式教育非常不一樣的方法與內容,解決臺南玉井郊區小學生的教育問題,重新定位與設計小學生們的學習,讓孩子們找到自己與社區聯繫之處,並從而發揮了個人的影響力。

「社區小行動」行動街景

「社區小行動」行動街景

成立Inspiring 種籽計劃

有一次,11歲的小B和我說:「哥哥,今天,我自己從家裡走過來。」

他笑笑地看著我,我猜,他正等著我給他一句讚美。

但我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半夜十二點,小B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推開房門,走到臺南玉井的大馬路上。

「我就順著馬路一直走。先去了阿公的芒果園看看,爬到了樹上,然後到處亂走,就走到了學校。」在他的話裡,我看見,大大的馬路邊緣,有一個小小的背影。清早四點多,小B走到了小學。

這是我們接觸到的一位家庭不健全的學生。在這裡,家庭不健全的學生,比比皆是。

不健全的家庭結構,進而造成學生學習能力的不足。缺少家庭關注、學習挫折、自我放棄,成為一種惡性循環。這樣的常態現象,在離我們不遠處的台南郊區發生:假使不嘗試變改,在這樣惡性循環的巨輪下,每一個學期都會推擠出被制式教育犧牲的學生。

是不是能嘗試一種行動方法,扭轉了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所謂的「偏鄉」,搖身一變,成為台南最富有草根性與生命力的地方?「Inspring種籽計劃」,就此展開。

DSC_0289

行動策略:為小學生設計另類學習內容,結合「社區行動」,共建村落文化

從教育著手,志工們試著用不一樣的觀點,為「教育」與「學習」立下簡單定義。

「 教育是什麼?」是要讓一個人嘗試,練習發揮自己對外在的正面影響力,從而得到屬於內在的成就感。進而,讓自己發現,原來個人有這麼重要。

「學習」,是為了增加能力,來解決自己或社群所面臨的問題。

於是,對我們而言,教育,是為了發現自己,而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

相對於小教統一(即無論地方差異,統一而毫無差別的小學教材)的制式教材,我們設計了導向於在地公民的培育課程。

教育體系的目標不應是把每個人都送往「頂尖大學」,它的目標,應該是讓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家鄉,不論成就什麼工作,都依然能夠是一個完整且具有公民意識的人。

一位田地裡的農夫或一個巷口的雜貨店老闆,他們除了本身的工作之外,還懂得守護家園,看見村落價值,並打磨村落文化。他們共同建立的社群,會在自身的根(Root)以及通往外界的路徑(Route)之間找到平衡,建造屬於自己的意願性社區(intentional community)。

這一系列課程的設計,讓學生在每一學期都發起一場屬於他們的在地社會行動。學期中設計課程,是學生們的行動基礎,讓學生們建立解決村落問題的能力;而學期末進行的社區行動,意在讓學生們看見自己對社區的影響力,進而了解自己在社區裡的重要性。

看見學生給我們的真誠回應, 都一次次地溫暖了我們自己。

看見學生給我們的真誠回應, 都一次次地溫暖了我們自己。

正在幫社區長輩量血壓的學生

正在幫社區長輩量血壓的學生

另類教案:與社區需求結合的小學型專業課程設計

十位青年志工,各來自不同大學、不同科系,大家並根據自己專業作為教學內容,實踐大學知識小學化講授的可能。

將醫學科學變成直接體驗的生物課

來自成功大學醫學系的賀翔,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的秀剛、宇倫,教授「另類生物課」。透過與小學生共同解剖豬心,認識到哺乳類動物的心血管功能以及它們真實運作的情況。在講解過程中,孩子們有的因為家中也進行相關畜產行業,毫不感到陌生,卻未曾了解過豬隻身體結構。藉由個人生活經驗與志工講解,生物課不再只是課本的間接體驗。志工老師更趁機教導衛教知識,告訴孩子們哪些食物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而有不少孩子反映家中有正罹患高血壓的長輩,志工老師便同時提供相關照護方式。讓生物課從身體的實踐,走進家庭的醫學護理之中。

另外,在相關的社區行動中,賀翔老師設計了幫社區長者量血壓的活動。在活動課裡,志工將所有孩子們兩兩分組,每個孩子都有重要的任務:一個負責和等待的長者談天,以舒緩長者的心情,另一個操縱儀器,進行記錄。透過社區行動,玉井國小的孩子們,和社區老人進行了真誠的交流,並且統計高血壓人數,思考了如何在其他小行動中,如飲食或護理等,給予社區長者相關照護。

從感官開發延伸為兩代人的真誠交流

成功大學外文系的欣芷,以及心理系的壬申、材料系的敏雄,則教授「開發感官課」。小學生在課程中會矇住眼睛,頭、肩與雙手彼此觸碰,從不同感官重新認識另一個人。因為在過程中不能講話,孩子皺起眉頭微笑。原來,離開了視覺世界,陌生的觸覺回應,包含著人與人之間更為深刻的關係記憶。

學期末的社區行動,欣芷、壬申、敏雄老師設計了幫社區長者串手鍊的活動。有些學生陪長者聊天,有些學生幫長者挑選喜歡的珠子串成手鍊。剛開始的互動,可以看見孩子的膽怯,但在服務完一兩個長者之後,大家逐漸熱情起來,個個都成了活力十足的推銷員。社區的長輩,在熱情的學生面前,笑得合不攏嘴。小小的社區,兩個世代的真誠交流,讓一個向來平靜的村子,在這個平凡的上午沸騰了起來。

深入校園和家庭的心理對話

心理對話課程中,志工老師加入,和孩子們一起打散編組。

短短的時間,大家不分年紀,彼此分享最近的生活細節。剛開始,志工老師們先勇敢地分享自己生活中快樂與不快樂的事。最初,小學生們安靜、不發一語,只微笑地看著大家;但在幾次課程後,小學生們逐漸說出了內心話。說自己對於校園裡同儕霸凌的態度,一起思索解決辦法,甚至深入到各自的家庭狀況。
志工老師與孩子們約定好,說出來的事情,彼此都會用最真誠的心守護著。

願景:把來自社區外的支援,內化為自身的改變力量

我們期望,由教育為起點,從學生走入在地社區的行動,能夠凝聚社區意識。除了讓學生習慣於進行社區行動,也讓社區民眾看見轉變中的社區氛圍,將自身放進社區行動的脈絡之中。

最終,這樣的社區,將走往一種意願性社區(intentional community),凝聚出一種社區意識。而這樣相互協力的社區,將會協助到在地一些家庭結構不全的學生;因此在地性的一些問題,便能夠在社區居民相互扶持的狀態下,獲得在地性的解決方式。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