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屍體發現多日 市政署未見按慣常做法即日公佈惹質疑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9805

時間:2024年04月4日 18:18

竹灣海灘發現一成年江豚屍體。(相片由專頁「生態股長提供)

本澳水域時有發現江豚或中華白海豚屍體,而當局慣常做法是在發現海豚屍體的當日便發稿公佈,而最近一次發現江豚屍體便在去年211日,市政署便即日公佈。最近一次發現中華白海豚屍體則於20216月5日,市政署亦即日公佈。本地生態專頁——「生態股長」今(4)日發帖指,上月31日早上竹灣海灘發現一成年江豚屍體,其後被市政署及海關人員處理搬走,惟至今當局沒有發稿公佈發現江豚屍體消息。

對於當局未見按慣例即日公佈發現海豚屍體,「生態股長」專頁版主關學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今年較「敏感」,「猜測他們(當局)怕市民見到海豚擱淺就聯想到『生態島』(項目),就連江豚都沒有報道。」

關學然又表示,自己當日早上8點35分去到現場,市政署、海關人員到齊後於935就開始搬走該江豚屍體。

特區政府早前公佈計劃於在路環黑沙龍爪角對開一公里的海域填海建一「生態島」以處理本澳所產的建築廢料。據環保局的資料,該「生態島」的用海面積約為2.45平方公里,項目將分兩期建造,第一期的用海面積約1.4平方公里。

惟計劃一公佈,不少市民、保育團體認為此計劃危及該海域的中華白海豚,要求當局擱置項目;亦有市民及團體發起網上聯署反對建「生態島」。由市政署委托專家團隊所做的本澳中華白海豚調查報告亦多次強調,澳門管理水域對中華白海豚極為重要。然而,當局仍強調該選址為最理想。

近三年未見官方公佈中華白海豚擱淺個案 生態股長:事實真為零?

另外,該帖文又指出,本澳最近一宗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個案是在2021年6月5日,地點則為黑沙水上活動中心附近。除了這成年雄性海豚屍體,近三年再無任何白海豚擱淺記錄,「事實是真的在這兩年半內擱淺數為零?」

於2021年,澳門近機場跑道附近發現一具幼年中華白海豚屍體。(資相料)

帖文續指,近年澳門海域正興建第四條跨海大橋、疫情後船運恢復繁忙、機場跑道(白海豚熱點)附近多項海上工程,人類海上活動、污染有增無減,「但較2020年五宗白海豚死亡擱淺個案,近三年反而沒有任何海豚死亡報告。(當然我們也不希望有),是純屬巧合?還是即使有擱淺案,但又像今次江豚死亡個案一樣,被隱瞞消失。」

海豚屍體處理程序及手法亦存疑 生態股長:未見公佈專業解剖

該專頁又指,除了公眾透明度不足,本澳近年在海豚屍體處理程序及手法亦惹疑。當局未見公佈有否對海豚進行專業解剖,診斷海豚死因,以便更好地保育這珍貴生物。

專頁指出,翻查2016年澳門白海豚屍體擱淺新聞稿,當年市政署仍然會請內地專員來澳協助解剖屍體和取樣分析。珍貴的鯨豚屍體樣本通過專業解剖,除了可診斷海豚死因,還能從屍體上獲取很多重要資訊,例如牙齒能鑑定年齡、胃部食物可了解其食性、內臟及皮下脂肪可檢測出海豚體內積累的有機污染物、皮膚組織獲取基因訊息等。有了上數據,當局及公眾可更進一步了解珠海口的中華白海豚,從而為制定針對性保育方案提供方向。

鄰近地區的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設立「鯨豚擱淺行動組」,即使面對鯨豚屍體已嚴重腐爛,行動組亦會在現場合適位置進行解剖並收集樣本,「但近年澳門每例海豚死亡案都以『由於屍體已腐爛,市政署基於衞生考慮將屍體火化處理』,相信並沒有進行解剖,此舉是否浪費珍貴樣本?意義上更使海豚『枉死』。」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