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以外的展覽空間爭奪戰

123 選賢與能:一個遠古的傳說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3540

時間:2023年08月4日 11:11

過去十年,當南灣舊法院的功能尚懸而未決的時候,坊間的討論都是集中在黑盒劇場的過渡與轉移、演出與排練空間的替補。然而,法院的地面層在過去十年,亦是本澳主要的視覺藝術展覽場地之一。免費借用、空間充足、地點適中,都是這個展覧場地優勝之處。隨著法院作為藝文場所的階段告一段落,展覽空間的失落,又由哪裡「承接」?空間的空白,對視覺藝術發展帶來的影響,又要如何填補?

舊法院已成為民間藝團與公眾交流想法的平台。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舊法院已成為民間藝團與公眾交流想法的平台。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文物中策展 傳承文化意義更深

全藝社是本澳一個較為主要的視覺藝術社團,郭恬熙(Alice)是全藝社的會長,亦是策展人與藝術家。面對法院關門,她直言可惜,認為該處在文化歷史上的價值值得保留,應持續用作藝文用途。「法院在(區華利前地)廣場旁,有一個雕塑在那裡,而它就在市中心、新馬路,可以有一個視藝場地讓市民、遊客隨時進入,其實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文化旅遊地標。」Alice曾在法院策展,也以項目總監等不同身分,參與數屆於法院舉行的澳門文學節的活動。在她看來,法院的特色與文化活動本質是相得益彰,「第一次文學節進去的時候,其實它還不是現在那個樣子,還是很原始的,後來才改了一些牆等等。當時文學節能夠在舊法院做,其實我們都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它又方便,旅客又可以經過,它本身的文化底蘊又很配合文學節。我們會邀請葡國或葡語系國家的作家,也邀請內地的作家,當時在裡面我們進行一些文學歷史的討論時,的確是很有意思。」對於法院要「保留原貌」,交還予司法機關使用,Alice就認為,當局實在應該思考將其恢復法院功能的急切性在哪,相比起來,建築物的文化價值更高,若可持續作為藝文場所,將可帶來真正的文化成效。

回歸以來,就Alice的觀察,澳門當局似乎都有把舊建築改建成視藝場地的傾向,先後有塔石藝文館、海事工房、望廈山房等,加上本來的澳門市政牛房、非官方的東方基金會,這些都是澳門近二十年來出現而又充滿個性的展覽場地。「例如東方基金會已經數百年歷史,全藝社每年都會在此舉辦秋季沙龍。對於策展人而言,能在這些深具文化歷史底蘊的建築內做展覽,對於整個文化傳承而言,都來得十分有意義。」

文化局視覺藝術發展處轄下場地官辦展覽數目

文化局視覺藝術發展處轄下場地官辦展覽數目:
(a) 未有計算常設展及國家安全教育展。
(b) 其中一個是2016年12月31日開幕之展覽。
(c) 第三屆澳門版畫三年展橫跨市政書畫廊、塔石藝文館、海事工房1號、龍環葡韻風貌館及匯藝廊舉行。按年報劃分,各算一展覽。
(d) 其中一個展覽始於2017年。
(e) 該年的澳門視覺藝術聯展在海事工房 1 號及市政牧場舊址(牛房)進行。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在海事工房 1 號及塔石藝文館進行。另外塔石藝文館和牛房各有一展覽,因此上述場地暫以兩個展覽作計算。資料來源:澳門文化局年報

法院以外的展覽空間爭奪戰

法院的關門,對視藝界別來說,意味著場地的消失,但「場地減少」這個趨勢的蔓延,卻不獨是由法院引起。已經成立十六年的全藝社,今年終於不敵財政困難,六月底把原本位於藝術花園一樓的展覽空間退租,只保留一間較小的工作室作辦公用途,也是自創會至今,首次在沒有自家畫廊的狀況下持續營運。究其原因,還是與今年收到的資助金額大幅縮減有關。「今年減了很多,(比申請金額縮減了)去到40至50%,所以就要考慮營運成本。場地的確是令我們產生很大的困難,因為做展覽要空間,現在就唯有外借或租場。」令視藝界雪上加霜的情況,還包括原本開放租借的望廈山房、海事工房1號都已被文化局收回,作出其他規劃;加上適逢兩年一度的視藝盛事「藝文薈澳」包攬了部分展覽場地,令民間視藝團體要尋找空間進行展覽,難上加難。「全藝社下半年有六個展覽需舉辦,預算批了出來,平均每個展覽的經費大約四萬幾,外面的場租由一萬至三萬不等,有些場地大一些,有些場地小一些,有些就偏僻一些,有些就地點好一些。怎樣負擔呢?整個展覽都是要睇餸食飯。」在預算減半的緊絀情況下,被壓縮的想當然地包括了藝術家的創作成本以及其他開銷。

過去十年,舊法院是不少市民接觸文化藝術的空間。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過去十年,舊法院是不少市民接觸文化藝術的空間。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實體空間到存活空間的縮窄

實質空間不斷減少,也威脅到獨立藝術空間的存活空間,同樣一步步收窄。一直以來,既有生態是民間視藝社團倚賴政府資源發展,爭取空間與資源,提供不同類型藝術作品予市民觀賞,營造氛圍。不過Alice觀察,近年生態已逐步改變,不少博企內設商業畫廊,以「藝文薈澳」為例,博彩企業亦大量參與,商業氣息日漸濃厚,漸漸呈現出與過往截然不同的生態。當社會文化司長歐陽瑜在立法會上明言,本地藝文業界「應主動去博企發掘機會」,Alice關心的是,要如何在這輪洗牌之下,政府、商界/博企及獨立藝術空間這三塊,可以保持生態平衡。「我們可不可以和博企結合,但結合是不是真的一個最好的方式呢?這個都要研究一下。一個城市的文化景觀,會有官方的文化活動,也會有商界,所以我們看到博企;我們也都有民間,比如全藝社這些獨立的空間。這些都是一直以來我們慢慢建立的一個生態。還有文化的發展,文創也好,視藝也好,其實這些定位、政策或方針,全部需要有討論或研究,現在看到的,官方和商界就開始擴展,因為要賺錢,變成一些獨立空間就被縮窄了。對於民間,(當局)也好像是沒有一個真正的考慮在裡面。」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