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電耗水固體廢物增加  環境報告:去年臭氧濃度升幅明顯需重點關注

2022-07-09 耗電破紀錄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90223

時間:2022年07月9日 12:12

環境保護局於今年六月發表《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〇二一(下稱:《報告》),冀讓居民了解澳門的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推動社會關注及參與環保工作,以推動澳門的綠色低碳轉型及持續提升澳門的環境質量。

根據最近兩年報告當中的數據分析比較,二〇一九至二〇二一年,本澳旅客量分別為3,900萬人次、580萬人次以及770萬人次;耗電量方面,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一年分別為5,549百萬千瓦小時、5415百萬千瓦小時、5688百萬千瓦小時。

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

本澳的耗電量自回歸以來一直增加,二〇二〇年,本澳遊客在疫情下減少85%,但耗電量及收費用水量只錄得個位數百份比的下跌;在二〇二一年,遊客量只有二〇一九的2成,但耗電量卻不跌反增,並再次破記錄,未有因遊客數量的減少而下降,不過,報告就未有詳細解釋原因。(詳見下表)

2019 2020 2021
旅客量(人次) 39,406,181 5,896,848

(-85%) 

7,705,943

(+30.7%)

耗電量(百萬千瓦小時) 5,549 5,191

(-6.5%)

5,688

(+5%)

收費用水量(千立方米) 92,815 85,515

(-7.9%)

86,308

(+0.9%)

棄量的城市固體廢物量(公噸) 545,725 437,592

(-19.8%)

453,152

(+3.6%)

臭氧年平均濃度升幅度明顯需重點關注

空氣污染方面,《報告》稱,二〇二一年澳門各空氣監測站,分別錄得10至24日空氣質量屬「不良」的情況。 其中,澳門路邊站、澳門高密度住宅區站、九澳路邊站及氹仔高密度住宅區站的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及微細懸浮粒子(PM2.5);而氹仔一般性站及路環一般性站主要為臭氧(O3)超標,當中氹仔一般性站錄得全年最高指數為155,屬於「不良」水平。 

二〇二一年各監測站的臭氧年平均濃度為49.5(比上一年增加1.2),當中以氹仔高密度住宅區站上升幅度最為明顯(增幅為25.2%),其次是氹仔一般性站(增幅為5.8%);而澳門高密度住宅區站及九澳路邊站則有所下跌;路環一般性站的臭氧年平均濃度與二〇二〇年相若;九澳路邊站則有所下降(減幅為9.6%)

《報告》稱,近10年可吸入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二氧化氮整體年平均濃度呈下降趨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則保持較低水平,然而臭氧近年持續上升,需重點關注。近年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臭氧問題仍然突出,本澳的空氣污染物變化趨勢與粵港澳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的整體趨勢基本一致。

與二〇二〇年估算結果比較,除鉛(Pb)、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NMVOC) 及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上升外,其餘污染物二〇二一年的估算排放量均下降。另外,海上交通運輸及本地發電排放明顯減少,航空交通運輸、建築業、工業等則有所增加。 

在排放源方面,各類懸浮粒子(TSP、PM10、PM2.5)的主要排放源是建築業及陸上交通運輸,分別佔約40%及25%;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排放源為陸上交通運輸、廢物焚化和建築業,各佔超過20%。

一氧化碳、氨氣(NH3) 以及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最大排放源分別是陸上交通運輸、污水處理以及有機溶劑;硫氧化物(SOx)主要來自廢物焚化和商業、家庭用戶及服務業;鉛主要來自廢物焚化和陸上交通運輸。 

綜觀近十年各類大氣污染物的估算排放量,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總懸浮粒子 、可吸入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及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整體呈下降趨勢,鉛整體呈上升趨勢,而氨氣則趨勢平穩。

五年環保規劃研究粵港澳臭氧污染成因

近年,臭氧污染情況逐年凸顯,正廣泛影響粵港澳大灣區的空氣質量。臭氧是由氧氣、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其成因複雜,亦與氣象條件和相關污染物濃度有關。而控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控制臭氧及光化學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據有關估算,澳門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排放源分別為有機溶劑、陸上交通運輸、燃料供應、海上交通運輸、污水處理。

為管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環境保護局已針對各主要排放源開展相關措施,包括完成建築漆料管控研究及落實後續管控工作;制定相關的車輛尾氣排放標準時包含非甲烷總烴參數,及通過第15/2016號行政法規制定了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標準。

從澳門遠眺珠海

同時亦立法規範加油站及儲油庫安裝油氣回收系統,以減少無鉛汽油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揮發;透過第37/2018號行政法規訂定了污水處理廠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一的甲硫醇排放進行管控。近年,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估算排放量也有所下降。 

環境保護局在《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中進一步提出,啟動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監管工作,將優先禁止高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的建築漆料進口,並考慮進一步限制其他有機溶劑;提升澳門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監測能力,加設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進行日常監測的站點;參與區域合作,研究粵港澳區域的臭氧污染的成因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減排措施的成效,並加強公眾對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認知等。 

羅立文:小小行動可帶來巨大改變

《報告》當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提到:除了政府的工作,社會各界的協作與支持也必不可少。小小的行動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因此,應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良好的環保行為,例如節約水電、綠色出行、避免資源浪費等等,一點一滴,一切皆可改變﹗

環保局局長譚偉文亦指出,二〇二一年本澳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對本澳經濟復甦帶來一定影響,但與二〇二〇年相比,本澳的社會經濟活動以及訪澳旅客量已有所恢復,而本澳的耗水量、 耗電量以及城市固體廢物量亦相應增加。 

在二〇二一年,環保局針對空氣質素及減廢回收問題,已先後訂定了多項政策及措施,包括公佈了《混凝土製造工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設施管理規定》、《建築物燃氣設施的技術規範》、《工業及商業場所鍋爐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禁止進口及轉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餐飲吸管及飲料攪拌棒至澳門特別行政區》等環境管理法律法規。

該局亦完成澳門建築漆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管控研究及跟進後續立法工作;推出「廚餘回收好EASY」及「舊衣回收好Easy」計劃;將原有的回收機升級為可接收膠樽及金屬飲品罐的「智能回收機」;增加可回收的塑膠製品種類等以加大減廢及資源回收力度。 

另一方面,為謀求新形勢下的環保發展和目標,環境保護局亦發佈了《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以實踐低碳生活和發展、改善澳門環境質量為規劃的重要目標,確定未來環保工作的新藍圖。同時,亦會進一步就減碳、推動電動車使用等推出更多政策措施,積極應對碳達峰、碳中和。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