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色嶺南建築 保護、活化如何共存?

永福圍被荒廢多時,現時被修復作展示用途,但部分間隔之前已因日久失修而消失。

澳門位處嶺南地區,不少中式建築自然具有「嶺南特色」。但今天,澳門很多中式古建築雖然留下了立面,但內裡的間格已經消失,難以讓今日的我們窺探昔日嶺南建築的智慧全貌。但如果能好好利用,是否就有好好保存、修復的誘因?文物關注人士Paco(化名)坦言並不樂觀。「要有很有效的方法確實不容易,全世界沒多少成功案例,十之八九都是做參觀點,但這些又是政府埋單。財政儲備豐厚時都要節制,何況現在要縮減支出?」

地理位置成就風格

要說「嶺南建築」,先要了解何謂「南嶺」。南嶺是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地處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區交界處。據指,所謂「嶺南」即是「南嶺以南」的概稱。這地區位於亞熱帶、熱帶,夏長冬短,潮濕多雨,且常有颱風——這些都是嶺南建築要面對、克服的問題,也於是變成了它自身的特徵。當中又會因為各城市位處嶺南的不同地理位置——例如是山區還是沿海——各自經歷不同的氣候與文化交流,於是出現不一樣的建築特點。

「例如澳門位於東南沿海,由明代開始有較多與外國交流接觸的機會,所以很多時建築特色會受到那方面的影響,加插了西方元素——統稱叫『西方元素』吧,其實有些是東南亞元素。因為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也潮濕炎熱,大家都面對一樣的氣候環境,所以彼此的建築都會有類似特徵,甚至大家會互相參考建築方法,形成了一個融合的文化。於是我們的建築特色會有以中式為主的中西結合,也有以西式為主的中西結合」。Paco說。

這些特點除見於美學風格,也見於材料的使用。這是由於當時的建築一般會就地取材。有別於北方,嶺南地區溫暖潮濕,木材生長速度快,其密度與北方的木材自然不同,適合做建築較粗用的橫樑。「但有些工藝會出現,也是因為防止木材遇水開裂而做的某些特殊處理。這也是一些『嶺南地區建築特色』」。

永福圍被荒廢多時,現時被修復作展示用途,但部分間隔之前已因日久失修而消失。

設計與科學相結合

當然,嶺南建築本身也有非常豐富的設計巧思,除會講求「風水」(包括方位、顏色、尺寸、求數字等等),也有自然科學的考量。例如屋內每向前一進,其高度也有差別——前低後高,亦即所謂的「層層遞高步步高」。這除了「好意頭」外,也是為了排水;另外,屋頂前坡短、後坡長,除有擋雨的功用,也有採光的考量。

「與現在有電燈不同,以前靠陽光,光線是否充足會影響生活環境。等於現在高樓大廈到特定高度後要『縮級』,讓陽光可以照到街上。一來是採光,二來是消毒殺菌。嶺南建築也講這些」。還有通風。嶺南地區天氣悶熱,通風可謂非常重要,因此不少舊宅會有空地、冷巷。「冷巷一方面是防火(把房子隔開),二來也是通風。還有空地。很多舊房子門前或裡面會有塊空地。日間曬熱後,熱空氣會往上升,四周圍空氣補充,於是會產生風流動,就是自然通風。這全是古代的科學。現在我們就開冷氣,以前沒有這些」。

身份的象徵 歷史的見證

除了科學智慧的體現,一間古宅的一磚一瓦也在透露其主人的故事。除裝飾的精美程度,最明顯的線索是宅子的佔地面積、間隔,乃至牆身的厚度。這一切都在透露業主本身的身家是否同樣豐厚,亦即其身份、地位。「土地夠大才能控制建築的座向,例如要背山還是面海、朝向東南西北哪個方位。如土地太小,就容易受到鄰近建築物的影響,需要協調。另外,建築說到(內有)幾間、幾進的,必是大宅,這就與你土地的面積有關」。

「而就磚牆的砌法而言,丁數越多,所需的磚頭就越多,牆的結構也較強。所以這是錢的問題。牆厚防盜會較好,但防盜的牆還有好多種。有錢的話會用花崗岩石作基礎,會較高身,但這些都是隨地區而變化」。

永福圍被荒廢多時,現時被修復作展示用途,但部分間隔之前已因日久失修而消失。

痕跡在消失 如何挽留?

據指,現在時在澳門還能看到上述部分規格特徵的多是廟宇,又或是鄭家大屋、盧家大屋——因為沒多少間古宅有被完整保留。「超過一百年、結構齊全的,澳門沒多少。很多舊建築頂多保留立面,裡面全改了,都不是那回事」。即使有些有被修復,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按原貌修復,導賞時要講解就更為困難。

畢竟是澳門歷史的一部分,眼巴巴看着建築消失確實可惜。但想要把古宅好好修復、活化也非易事。Paco指,活化即是要有用途,那就要看用來做甚麼,且活化也要符合很多現代建築要求,例如水、電、冷氣。「所以用建築本來的用途來活化雖然是最理想,但一般是極度困難。很多時如果有限制條件,或業權人沒資源開發,建築就唯有被丟空、丟廢,等到它沒功能了,又不是受保護建築,就申請拆卸」。

永福圍被荒廢多時,現時被修復作展示用途,但部分間隔之前已因日久失修而消失。

在Paco看來,一般的私人業權通常不會拱手把宅子相讓,除非有人付租。而畢竟宅子已是「老人家」,除定時每隔數年一個大維修外,每年的小修小補也不少。有多少業權人願意花時間花人力花物力?「你的支援又有多充足?這真的是很困難」。

但也不能坐以待斃。問及Paco的想法,他表示,若要好好地保存、活化舊建築,就需要一個很好的規劃,且讓業權人或建築的使用者有誘因保養建築,「否則無限支出的話,沒多少人會願意」。

「單純brainstorm的話,有的地方的政府會把建築原汁原味地修復好後,以非常低廉、象徵式的租金租給適合的機構或個人使用,但往後的保養維修就由使用實體全資負責,維修的方式也要得到當局許可。可能用途要有些規範,年期有些限制,但也不能太短。我覺得這模式可以嘗試」。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