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慎成里「微改造」 倡留住生活氣息

歷史建築要如何修復活化,一直是不少城市思考的課題,特別是古舊的民宅。若把居民遷到別處,將建築改建成商業或展示用途,房子雖被保留,卻也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氣息,居民的賠償與社區舊有的連結也是另一問題。但如把歷史建築保留作住宅用途,修復的方向該是如何?社區又該如何營造?上海徐匯區的慎成里也正面對這問題。今年五月至六月期間,上海徐匯區房管局就舉辦了「進弄堂,見初心」慎成里社區微更新改造方案公開徵集。澳門建築師呂澤強團隊也參加了是次徵集。最後設計方案取得第三名,榮獲二等獎。

「這次『微改造』的目的強調不是為了吸引遊客,而是為了改善那裡的居民的生活」。呂澤強說,「今次會舉辦徵集,我想是當地希望找一個不同的模式,即保留居民的生活。所以它說要保留『煙火氣』。因為上海太多這種社區,它沒可能每次都把居民清遷,把地段變成酒店或博物館,所以它現在要嘗試找3.0的改造方式」。

慎成里(相片來源:澎湃新聞)

上海的嘗試:
商業為本→居民為本

呂澤強口中的「改造3.0」是相對上海之前的歷史建築活化方式而言。2001年,以石庫門為主要建築空間的商場「上海新天地」成為當地地標。呂澤強形容,那是上海活化改造的1.0。「上海新天地的石庫門建築,居民都被清遷後,建築物的外觀被修復,裡面就由居住用途改成商業用途,所以上海新天地內是完全商業化,你會見到酒吧、商店。2000年那時是這樣的。對於上海來說,這是改造的1.0」。但畢竟不是每個舊建築都適合改成商場。之後一些發展商就在修復舊區的古舊民宅後,將之變成高級的精品酒店。呂澤強形容,這是上海活化改造的2.0,即居民被清遷,而項目變成與住宿有關,「例如是酒店、民宿」。而所謂的「改造3.0」,就是嘗試在修復歷史建築的同時,維持其住宅的功能,保留居民的生活。

「我想是內地經過了大拆大建和清遷居民那種所謂活化後,開始覺得這樣不行。因為內地有很多這樣的社區,不能都把人清遷。在上海,像慎成里這樣的例子、有石庫門建築這樣的地方真的有很多,沒可能全都清遷」。

呂澤強團隊設計方案。

呂澤強團隊設計方案。

歷史片區 價值連城

慎成里建於1930年,位於上海徐匯區,是典型石庫門里弄,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不少歷史痕跡,例如蔣介石、孔祥熙(宋慶齡丈夫)、宋子文(宋慶齡弟弟)等人的舊宅都在附近。據呂澤強介紹,慎成里距離上海新天地也不遠,且兩地段過去都曾屬於法租界內。在共產黨成立初期,裡面也有共產黨的秘密基地。抗戰期間,包括中共江蘇省委的革命機構和革命人士都在此活動。

翻查資料,石庫門建築是上海獨特的建築風格之一。滬語中把用一種東西包套或收束另外的東西講作「箍」,於是這種用石條「箍」門的建築被叫作「石箍門」,後被稱為「石庫門」。上海的石庫門住宅興起於1860年代。當時有大批人進入租界避難,為解決住屋需求,住宅大都摹仿西洋排聯式設計,建為石庫門里弄住宅。而為了迎合中國傳統的家族居住形式,其佈局大致模仿江南普通民居。進門後為一天井,天井後面為客廳,之後又是後天井,後天井後為灶間和後門。天井和客堂的兩側分別為左右廂房,二樓的佈局基本與底層相近。

按居民生活改造 聆聽居民需求

按今次徵集的要求,歷史建築的立面必須要得到保留,而非「仿照原來建築特色」便可。然而,在修復的角度而言,建築的內部亦非常重要。修復建築究竟要以哪段時間的模樣為依歸,是每個修復個案都需要討論的問題。曾留學法國、有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呂澤強分享,慎成里過去位於法租界內,故建築帶有法國元素之餘又有中國特色。但因已年代久遠,不少建築的內部空間已被改動,例如會被加建。以往的一戶一屋,現在可能已被分租或分間。雖然微更新改造方案公開徵集的主辦單位有提供1931年的圖則,但呂澤強表示,他們的團隊不打算按當年的原樣修復,而是按居民在那裡的生活需要考慮。

慎成里(相片來源:澎湃新聞)。

「因為它很像法國那些屋,有些居民會加窗或煙囪。我們不會像之前的改成精品酒店的例子,把多餘的取消。我們不會。我們會適可而止地將居民生活需要的留下」。「面向街道的那邊會有很多冷氣機或招牌,我們就參考了澳門歷史城區的招牌、冷氣管理方式,提出一些管理方案。沒理由為了美觀不讓放冷氣機。我們建議放冷氣的位置用百葉遮起來,招牌也有特定位置」。

另外,他們也提出了一些社區參與共建的建議。團隊成員有來自上海的劉珊、邵婕、張鵬、王超,亦有來自廣東的伍潔雯及蘇凱茵,大家分別具有澳門、香港、臺灣文化遺產保護的博士或碩士學位,於是以香港藍屋改造、馬來西亞檳州喬治市店屋保育等為參照,提出了一整套包括物質層面和非物質層面的短、中、長期保育策略與措施。

據內地《澎湃新聞》報道,專家對此方案的評語是:「從理念、法規、做法等方面,系統分析了慎成里的保護再生設計,對里弄入口部位的公共活動進行策劃,並在城市介面的管理上提出建議。成果完整豐富,特色在於物質干預和精細化治理相結合。更新的物質層面保有里弄的文化特色,並設計了很多居民參與文化挖掘與保護的載體,對未來公共空間的運營策略規劃詳實而創新。建議在具體功能設計方面進一步考慮居民的生活需求」。

而《澎湃新聞》自己的小編評語是:「這是一份關注歷史街區可持續發展的保護發展策略。它探討了設計之外,管理和參與的重要性。在物質和非物質層面,從短中長期的維度,提出如何加深居民對歷史建築價值的認識,指導和幫助居民自覺保護歷史建築和維護社區生活環境;培育和培訓社區遺產保育師和推廣大使,激發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遺產保護;提供弄堂社區生活體驗,吸引年輕一代回流;與周邊學校合作交流,推廣文化遺產教育。

擔任團隊組長的呂澤強介紹,團隊成員有上海的劉珊、邵婕、張鵬、王超,亦有廣東的伍潔雯及蘇凱茵,成員具有澳門、香港、臺灣文化遺產保護的博士或碩士學位。

這是一份有記憶有溫度有故事的公共空間設計。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與加入,傳統的文化在傳承過程中,會增加新的活力和創意。方案中的故事館、會客廳、門衛室打破孤立,融合一體;藝術化的停車棚、折疊晾衣、弄堂投影、社區雜誌、宣傳欄杆,將歷史與現代聯結。歷史故事會、社區茶話會、遺產和文化講座、培訓等活動,可增進社區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澳門:商業/展示以外 更多想象?

現時社區內共15幢房屋,現有居民505戶,呈現老齡化程度高、外來人口多、不具備停車條件等舊區問題。在今次徵集中,主辦單位安排了各參加團隊的代表和居民見面,讓團隊了解居民的想法。各團隊的方案概要、評審的評語也會在媒體公佈,讓公眾知悉。呂澤強有感,主辦單位希望做一些「由下而上」(bottom-up)的改造方案,而非由政府主導的「由上而下」(top-down),而舉辦「徵集」而非「比賽」就是希望多收集想法,「再將不同的想法綜合起來,嘗試在那區做一個『上海改造3.0』」。

澳門一些圍里已相當破舊,但部分仍有生活氣息。

他又指,內地因為不存在私人業權,要把居民遷走把地段清空相對澳門而言是容易的,但有關主辦單位選擇了「微改造」,保留生活氣息。對於澳門一些圍里的住戶已被收購清空,建築面臨被發展成商業用途,呂澤強有感,「清空」的模式偏向旅遊,而好處是容易管理。「清空是容易管理,這是真的。澳門的做法較着重旅遊。就算是荔枝碗,它都盡量清——現在基本上都清走了。清走之後就容易管理,就引入文創、旅遊,變成休閒消費,就像上海新天地般」。

「現在澳門在做的是上海的2.0,而上海在探索3.0了」。呂澤強問,「說是做展示,但原本那裡是有生活的,現在生活去哪了?永福圍做展示,其他的圍也都做展示嗎?」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