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熄滅時——燭芯在思考些什麼?

在「六四」的燭光被港澳兩地政府勒令撲滅時,年輕世代中,有人選擇了放棄,亦有人選擇了堅持去紀念發生在三十二年前的慘劇。陸港澳三地年輕人,對這一悲劇保持著不同的態度。本土主義興起的香港年輕人選擇了本地事務,不少澳門年輕人在奉「娛樂」及「搵食」為圭臬下,似對「六四」不聞不問,而「六四」在大陸年輕人群中更是鮮為人知。

如此窘境之下,年輕一代的燭芯於「六四」的火花是否再也擦不出照亮維園和議事廳前地的燭光?《論盡》訪問了來自陸港澳三地的青年人,聽聽他們的看法。

港產燭芯:「六四」於本土主義下的新思考

本土主義盛行的香港,不少年輕人認為支聯會的「六四」晚會帶有大中華情結,從而選擇杯葛活動,導致了2014年至2019年參加「六四」晚會的人數不斷下降。反送中風暴之後,年輕人對於「六四」的關注程度更加跌倒了低點。

香港青年Bella(化名)表示,香港年輕人不再紀念六四的現狀可以理解。她認為,現在有部份年輕人覺得「六四」事件是以前中國發生的事情,同現在香港人關係不大。之前參加「六四」紀念活動的年輕人仍然對中國的民主化抱有一絲希望,但對大陸民主前景徹底失望之後,更加關注香港本地事務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對於她來說「六四」和本土主義並無衝突,六四對她來講是歷史的真相,官方不承認真相是一種歷史的缺失,「六四」是一場悲劇更是一場災難,承認並且反思歷史,才能避免悲劇再一次發生,雖然悲劇正在上演。

Bella認為,「六四」的意義在近幾年更見重要,因為在中國不斷緊逼的情況下,「六四」像溫度計一樣可以探測到中國對於這些敏感議題的態度。在六四被禁止的情況下,留給民眾的自由空間已經不多。

「『六四』就像一座橋,是我們通向民主和自由的必經之路」,她補充說到。

澳門燭芯:搵食至上?或只是無力改變而選擇

澳門「六四」晚會被禁,警方除了用防疫的理由外,更加搬出了「冒犯公權力」「涉嫌顛覆政權」等罪名。從回歸之前一直持續舉辦卅載的「六四」晚會,燭光第二次無法在議事廳前地亮起。

對於「六四」紀念活動被禁的現狀,就讀大三的本澳青年阿樂(化名)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她認為這是遲早會出現的事情,只不過沒想到會出現得如此之快。對她來說,「六四」是一個提醒,更是一個警告,「警告如果你咁樣做嘅話,就會面臨咁樣嘅結果」。

對比起港台,澳門年輕人一直被貼上「不理政事」「搵食至上」的標籤。似乎娛樂和搵食變成了生活的全部,但該受訪者認為並不是不關心時政,只是很多年輕人對於改變現狀感到絕望,所以選擇逃避現實。

「當年一班年輕人勇敢地企出黎,我真係好respect佢哋,尤其係咁嘅環境之下,現在(大陸)應該無人夠膽再做咁嘅嘢」。

大陸燭芯:無法紀念意義大於「六四」本身

在有關「六四」的一切都被抹去的大陸,不少年輕人對於六四事件毫無概念,有一部份知道該事件的年輕人,選擇了相信另外一個「無人死亡」的版本,亦有人會在網上平台為當年做出屠城決定的北京當局辯護。

在幾乎一面倒的意見之下,仍有少數年輕人選擇跳出同溫層,去探究事實的真相, 在內地出世的Jessica (化名)就是其中一個。對曾在港澳台三地均有生活經驗的她來講,「六四」是一個歷史悲劇,「值得我們去反思,但是當下『六四』的紀念活動在港澳兩地均被當局以不同理由禁止是更加值得關注的一件事。」剛在澳門完成大學的Jessica認為,即使當日「六四」成功中國也不一定會走向民主化,但是應該留給民眾一定的空間去討論,而不是全面封殺。

「『六四』是一種儀式,承載著當年上街年輕人的文化和思想,當今『六四』紀念活動就承載著我們的載體,它提醒我們民主和自由的意義。銘記歷史的慘劇固然重要,但是活在今天的我們如何去傳承這種精神更加重要。」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