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明:鋪墊和諧社會土壤 與外僱同行

095 居民.二等 紙本月刊

文:Tammie Wong

網址:https://aamacau.com/?p=72274

時間:2021年04月4日 14:14

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改善外僱的處境和待遇應從僱主和僱員關係打好基礎,增加對外僱的保障最終受惠的都是澳門的僱主、家庭和社會。

在疫情以來,外僱基本權利的保障引起外界關注。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改善外僱的處境和待遇應從僱主和僱員關係打好基礎,增加對外僱的保障最終受惠的都是澳門的僱主、家庭和社會。他認為,建立與「與外僱同行」的過程,等於為澳門鋪墊和諧社會的土壤和向世界開展和睦融洽的道路。他特別提到,疫情是全球性的,不應有任一群體受到忽略。他明白政府有可能會面對或擔心會有反對聲音,但他更認為,具有前瞻性和國際視野的政府,要讓澳門人意識到這些資源是值得的。

疫情下外僱保障受關注

澳門明愛自2009年先導開展外僱服務計劃, 2016年正式成立迎雁軒,為外地僱員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外僱的權利保障體現在外僱與僱主關係中,這可以從職業關係之上進一步體現友情關係,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僱員無法回原居地或得不到政府的疫情援助措施中保障,這就更需要得到僱主體諒和關懷。他檢視這次疫情對外僱權益的保障,認為政府應從勞工保險和醫療保險入手,確保外僱在澳門遇到生活困難和醫治需要時可以受到保障。而慈善公益團體應可發揮更廣闊的關愛和服務投入,加強力度推動社會關注。

他特別提到,疫情是全球性的,不應有任一群體受到忽略。這在去年的政府為澳門居民和中小企提供了抗疫援助措施,卻未見對外僱有此動機,但政府應有面向外僱的支援措施。他明白政府有可能會面對或擔心會有反對聲音,但他更認為, 具有前瞻性和國際視野的政府,要讓澳門人意識到這些資源是值得的。

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

潘志明又指,只要政府運用好資源,可以做到更多國際友善工作。舉些例子,如注射新冠疫苗的資源許可,可以考慮逐步惠及滯留澳門的失業外僱;又如透過藝文活動容許失業外僱通過市集等形式,展示和銷售他們的本國產物、手作製品,甚至是藝術品,既可作為文化交流,政府亦可從中帶頭突破限制,提供平台容許他們有平等機會參與一些公眾活動,使他們得到社會尊重和認同。

疫情下潘志明總結經驗,倡導在疫情下開展僱主和僱員友善計劃。他借用消費卡的構思,如援助措施可作為雙方共用資源,讓外僱亦可得到支援,無形中可促進彼此互助關係,而當中不是拉低澳門人的權益。他進一步提到,國家亦對外宣導疫情友善措施,關心其他國家的需要,放眼澳門,其實澳門人有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者,亦應對在澳門的外僱表達包容和互助。又如有人認為澳門學生的國際視野仍有不足,更可藉此機會支持學校與慈善團體合作,鼓勵學生和帶動家庭,組織一些與外僱交流和分享的活動。

另一方面,現時外籍僱員中不少是受聘於家務助理的工作,她們作為家中長者和孩童的照顧者,需要付出體力和情感上的投入。潘志明認為,投入資源為外僱提供心理和情緒支援,無形中亦幫助了澳門居民,尤其是當中的雙職家庭。另一方面,外僱來澳工作,亦會涉及對他們的社會照顧,有些與子女一同在澳生活,政府也要為他們規劃預留學位。倘忽略了外僱的社會需要,將需要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因此,政府要靈活推出一些支援措施。

展望未來,明愛迎雁軒正構思為外僱開展基本的保健檢查服務、諮詢與輔導服務,以及公民教育活動。他的理念是通過服務整合,促進澳門人,包括非中國籍澳門居民與外僱平等相處,體現與外僱同行,開啟對不同民族的包容,化解社會矛盾。再者,澳門經濟繁榮少不了外僱的貢獻,澳門除了需要重視對本地人才培養,其實可以透過外僱在跨國的體制下,構建國際網絡的培育基地。他認為,澳門人對外僱的包容,是澳門在國際網絡上的資產。當外僱回國或地區後,他們對澳門的認同,將形成支持澳門的力量。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