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劫後一周年 市民質疑防災救災措施成效未如理想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8576

時間:2018年08月26日 17:17

「天鴿」風災一周年,「澳門論壇」今日討論防災救災措施成效。有市民認為,政府短期計劃增添了不少設備,但去年「天鴿」風災水浸來得很快,質疑政府有否能力及時應對,認為措施成效未如理想。又認為市民只要解決問題,而非聽政府一味空想計劃卻沒有付諸實行,例如擋潮閘、蓄水池等措施已提出多年,卻不知何時才能做到。

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表示,去年「天鴿」風災,政府在危機處理確有不足,民防工作仍有待改善。政府已作全面檢討,亦制訂民防短、中、長計劃,曾進行民居撤離演習、推動十點優先項目。他又提到,已把全澳劃分 7個區域,若需撤離,保安司轄下的治安警察局、司警局、消防局和海關可分區分點撤離。早前完成《制訂民防綱要法》諮詢工作並進行分析,爭取盡快立法。

另外有市民認為,早前颱風「貝碧嘉」風力不強, 但政府一刀切地關閉13個位於低窪地區的公共停車場,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為市民添煩添亂。馬耀權解釋,據氣象局預測,颱風「貝碧嘉」雖風力減弱但轉向本澳,政府需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不可重蹈「天鴿」覆轍,關閉低洼的公共停車場是「預防勝於治療」。至於低窪地區是否繼續興建地庫停車場,,因涉及城市規劃和設計,需取得社會共識。

中區社諮委委員陳桂舜指出,內港一帶每年六至八月適逢天文潮便會出現海水倒灌,且內港對開河道的河床最低水位距離水面只有 10厘米。他認為,內港水浸的原因是珠海水域的河道淤塞,需要透過區域合作根治。

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兼任學校校長王國英表示,經過「天鴿」之後,市民災害危機意識有提高,當局須持之以恆,長久地進行有關宣傳和演練。他稱,日前已收到政府就防災教育推出的補充教材,學校將在新學年裡教授防災避災安全意識。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