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舞台」,搬演一齣齣城市發展悲劇

「做一日村中人—藝遊路環荔枝碗村」(圖片來源:做一日村中人 Facebook)

「做一日村中人—藝遊路環荔枝碗村」(圖片來源:做一日村中人 Facebook)

有時世事真真諷刺。

在「第十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為期九日、名為「做一日村中人—藝遊路環荔枝碗村」的活動被選為「亮點節目」,逾二十位港澳藝術工作者、視覺藝術家及音樂人,與路氹相關團體聯手,融合路環棚屋、船廠等獨特空間作展覽及舞台場地,以藝術展示人文歷史,活化社區。適逢政府當年開展「路環舊市區荔枝碗規劃研究」,提出要有系統地串聯歷史記憶空間,延續風土文化氛圍,並以荔枝碗的造船文化及工業遺址為重點,推動路環舊巿區發展與保育並重的活化目標;活動當時頗受矚目,除了有獨立的開幕式外,更廣邀港澳傳媒採訪,專題介紹見諸電視台、雜誌和報章,導賞團和工作坊天天滿額。

事隔四年,活化計劃胎死腹中,負責為船廠准照續期的「海事及水務局」宣佈,因該區十一個地段的船廠嚴重失修,存在塌陷危險;為保障公眾安全,將陸續清拆有關設施,其中2間船廠已於3月初被拆毀夷平。

2014年,由澳門「四維空間」、香港演藝學院策劃及演出的「福隆計劃」,同樣被選為該屆藝穗節的「亮點節目」,同樣借助藝術表演、展覽、導賞團等活動,讓公眾了解福隆新街的歷史文化,探訪街坊老店舖。導賞團的最後一站選在澳門第一間註冊的中藥房、開業逾百年的杏和堂,讓參加者靜靜欣賞店內古色古香、華南地區難尋的木製百子櫃,特色牌匾與舊式商住樓宇結構等等。然而,就在今屆藝穗節結束那天,卻傳來杏和堂不敵經濟大潮、業主收樓而結業的消息。

再數下去還有:2013年「氹氹轉──跟着繪本去散步」的展覽場地「思空間」與「貓空間」,2012年「出走海岸線」活動途經的下環街均益炮竹廠,2000年、2002和2003年曾用作演出的南灣工人球場乒乓球室、越南難民營舊址……澳門城市藝穗節的口號「全城舞台」喊了多年,可這個「舞台」上演的是戲還是現實?記錄着一道又一道即將消失的小城風景,難道才是「城市」藝穗節的真諦?

從上例可見,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始終斷裂,政策並非一體而行;一邊廂說重視文化、發展多元旅遊,另一邊廂,工務部門與經濟部門積極「幫倒忙」,扼殺無形文化,也扼殺文化於無形。政府本身對「文化」、「社區」等詞缺乏認知與想像,提出空泛口號易,轉化成實際工作目標難;澳門藝穗節累積了十多年的口碑與影響力,並未為城市帶來大改變,姑勿論為這個地方的文化保育工作出貢獻,連所謂的主流傳媒,年年皆只聚焦「藝穗大巡遊」,今年文化局接辦後未有延續這一活動,有關藝穗節的消息便幾近絕跡(除了寥寥可數的藝文專欄或節目之外)。哀哉。

記得當年撰寫有關「福隆計劃」的短評時,說了這麼一段話:「僅是淺嘗輒止,並無更深挖掘、了解,從宣傳和問卷設計等安排上顯而可見,此計劃是為『推動文化旅遊』而服務,然而另一句口號『藝術活化社區』卻乏善可陳……無法讓在地人認同、融合、理解的文化,如何向旅客推而及之?」如今重看,不免唏噓。洋洋灑灑千言,到頭來,那些隱藏的保育議題,又喚起了誰的關注?諷刺在筆尖,在眼前,無處不在。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