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如果拍照就是珍惜,政府有更棒的機器

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莫兆忠

網址:https://aamacau.com/?p=38214

時間:2017年03月12日 1:01

荔枝碗船廠 (網上圖片)

荔枝碗船廠 (網上圖片)

也許我在個人臉書上發表過一些煽情的言論,於是《論盡》邀我寫一篇稿,作為一個每年閒逛路環、偶爾拍幾張技術性不高的船廠照片的人,對於整個事件,並無太多客觀構想。只是在一片反對聲浪,以及先發制人的清拆行動中,思想起,到底荔枝碗村於我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反對?我們為什麼惋惜?

聽著反對清拆者的聲音,大多以「歷史教育」、「保育」為語言策略,跟「危樓」、「公眾安全」的支持清拆聲音相對立。然而問題是,我們都知道大部份高呼「不捨」的人,他們對船廠的記憶、戀棧其實是廢墟、遺址,不是造船文化、本土文化什麼的。但因為想擋住政商推土機,於是就好像異口同聲起來。廢墟的形成是長久不被規劃的結果,只是那裡好像還有住民,有住民不規劃是否可行仍有待觀察、討論。不規劃、民間自主規劃、政商由上而下規劃之間,我們如何選擇?有能力選擇嗎?

就像當年亞馬留擴張澳城的方式,先下手為強,「毀城牆、闢馬道」,鐵馬、怪手已進村,最即時的網上直播也只見建物倒下的一剎。思考已來不及,討論也太遲,何況協商?

世間沒有「出奇蛋」

我記得四年前,一班年青藝術家在路環碗村策劃了一系列活動,引起很大迴響。活動完結後策劃者給我傳來一張問卷,至今我還保留著,內容我不詳細複述了,只是那個活動令我比較認真地對這片看似空置,但又似乎有人管理的建築群有更多想像。

在那份問卷中,我將人們對舊船廠建築群的想像分成三個方面︰「廢墟、保育、活化」,這三個方面亦象徵了︰當下(廢墟)、過去(保育)、未來(活化)。它盛載著最多人記得的(類)廢墟狀態,也有澳門造船業的歷史記憶,以及近年開始流行的,將老建築「打造」成觀光景點、文創園區、藝術村的「活化」策略。那時我覺得要保留舊船廠建築群,必須將這三個方面並置呈現。

當然,世事並不如「出奇蛋」,可以「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就今天澳門整體環境而言(不過是四年後),我毫不考慮就想推翻之前那個想法。只有去除任何強加的「可參觀性」,才可以讓路環的「整體發展」有更多的暫緩討論的空間。

若果你試過從石排灣公屋群走路進入荔枝碗村的話,你不可能不感受到「面目全非」這四個字,荔枝碗村作為從媽祖文化村、熊貓館進入路環市區的捷徑,它的原真性、非規劃性成為了大型開發項目的一道重要屏障,對於開發者而言,自然是除之而後快。

在一片「不捨」的反對聲音中,有意見提到可將荔枝碗船廠建築群,變成造船工業展示性空間,不禁令人想當年下環街均益炮竹廠因被指為「危樓」而清拆時,文化局僅可以為它做一個網站的前科。於是,如果今天「造船業博物館」也好、「路環故事館」也好,真的被政府接納成為「規劃方向」,船廠的模型尤在,到處指示清晰、燈火通明、乾乾淨淨,一輛輛遊覽車從媽祖像、熊貓館那邊駛過來,於是那種「不捨」是否也隨之消失?

當「保育」成為「文化展示」

我想說的是,造船工業的保育是極有價值的,然而當這些「保育」工作,一如其他政府行之有時的方式,即那種「保育」可提升旅遊價值的取向,「歷史」的價值交由觀光客來評斤論兩時,「保育」便無異於政府的「活化」策略,荔枝碗村是否還是我們眼前所留戀的荔枝碗村?

如今有權者掌握著「發展」的邏輯,掌握了「發展」的詮釋權,我們早就置身在這種單向的發展思維裡,在不捨、痛心的同時,還得時時小心翼翼,有沒有轉眼就不自覺地匯入政商共製的人工長河中,合成同流。

「今天場所本身已成了展覽。」貝拉.迪克斯(Bella Dicks)以這句話揭開《被展示的文︰當代「可參觀性」的生產》這本書的序幕,迪克斯指出政府為了對一些地區進行「再開發項目」,「文化展示成了城市管理的一種手段」。所謂「展示」就是城市空間要具有「可參觀性」( visitability ),具備「可參觀性」的公共場所必須「對消費者友好、易接近、可互動、具表演性且安全的。」隨之而來的就是貴族化的住宅、保安系統的進駐,看上去都是「有秩序的」、「被許可的」文化生活。同時,「城市文化空間多樣性的喪失使城市生活面臨『淨化』的危險。」澳門已是中國境內一個大型的「文化再開發項目」,整個城市幾乎都成了「文化展示」的空間,拉斯維加斯式的賭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城區,然後現在連人們日常生活的社區都要被「論區行賞」了。澳門可被參觀的事物還不夠嗎?

將舊船廠正名為「舊船廠建築群」,「舊船廠建築群」是荔枝碗村的核心組成部份,而荔枝碗村是路環島人與自然並存的重要人文風景,如同澳門歷史城區,不是單獨保留一兩棟建築物來做博物館的整體概念。這個大部份人都理解,只有政府當中有人裝作不懂。作為一個步行者,進入荔枝碗村,那種感官與心靈的療癒感,其實來自包括船廠及以外種種自然聲景的整體氣氛,形成這種氛圍的主要原因,是它未經人工大力開發,是由當地居民世世代代日積月累因應生存、生活而構成的,它即使具有某種「可參觀性」,也不過是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政府發展大計裡由上而下強加的。即使它具有某種「觀光意義」,也不是政府想像中那種「旅遊片區」,吸引大團觀光客的景點,它原本的存在方式,已自然地吸引到它可容納的參觀者。煞有介事的「園區化」、「片區化」,一下子吸引了大批旅行團到訪,那才是建築群對當地居民的「潛在危機」。

廢墟的意義

自從傳出消息說政府準備清拆荔枝碗船廠後,聽說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呼朋喚友,「趕快拍幾張啦!」廢墟攝影近年成為顯學,臉書上有數不盡廢墟攝影群組,一個帶著攝影獵槍的探險家,記錄了因人類文明發展、資本進退而凝結的時空,無用之美。廢墟就是不被規劃的結果,它的珍貴在於城市中不被規劃的空間太少,它的意義在於生活空間、自然環境、土地資源不是為「經濟發展」、「觀光景點」被用到盡的,而且因為不被規劃,才保留了被主流「發展」邏輯所遺忘、淘汰的歷史,一種沒有被聯合國的「文化遺產」。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廢墟終有消亡的一天,廢墟一旦刻意被保存、展示,便不再是廢墟。將不規劃作為一種規劃,任它破敗後留一片親水荒地,這才是我們城市中最缺少的。

真正的保育工作,並不如當局的想像,在實體消失時,將它們影像化、數碼化,這些工作基本上找些「龍友」來做就好。保育的日常,是作為一個每天在此地生活、成長的個人,我們如何像一個真正的探險者,每日在自己生活、成長的土地上,抓住每一顆沒被急流沖走的石頭。不只舊船廠或任何一種舊建築,還有更多對本土文化、歷史有象徵意義的事物,等待著在推土機來臨、失傳之前被我們認識、記錄、傳承。不要以為政府架設了文物網你就可以掌握「什麼是澳門」,如果拍照就是珍惜,政府有更棒的機器。那兩間率先被推倒的船廠已狠狠地告訴你,你就將保護文化的責任,完全寄託在一個部門身上嗎?你看到在「發展」的速度與霸權下,他們是如何無力招架。

連寫一篇二千字的文章時,我也要問編輯借些過去報道來補知識,當我們反對、不捨的時候,難道不會同時感到羞愧嗎?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作者:莫兆忠

澳門出生。文化工作者。沒有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