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梓瑜:荔枝碗船廠具重大教育價值

即時報道 荔枝碗舊船廠發展及保育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7577

時間:2017年02月7日 16:16

自政府宣佈將大幅清拆荔枝碗船廠後,相關部門一直未有公佈後續保育及規劃方案。對於荔枝碗舊船廠未能整片保留,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表示,荔枝碗是現成、真實的文化遺址,具重大教育價值,認為工務部門有責任透過專業及技術配合文化局,保育及維護船廠。

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表示,荔枝碗是現成及真實的工業文化遺址,具備歷史文物價值,可讓下一代了解澳門的過去,「當我們教育小孩時,是否在網上看相片就等於去了?不等於,所以我們需要很真實的場景,現時船廠是一個真實的場景,可以讓我們帶領大、中、小學生去了解。」而現時澳門的歷史或文物教育在中小學教育制度相當欠缺,他認為可安排老船匠在荔枝碗船廠進行工藝展演,讓學校、社團、機構等去參觀,了解造船文化。

蔡梓瑜又指,曾有台灣的工程系大學教授最近到訪荔枝碗船廠後認為,保留船廠框架的工程超出民間所能負擔的資金與力量,當中亦有一定難度,但技術上完全可行,加上政府財力充足,維修工程可以是政府行為。他批評,火柴、神香、爆竹、造船等曾是澳門過去的四大工業,現時所剩下的工業遺址已不多,而政府在益隆炮竹廠的換地事件中屢屢犯錯,導致現時炮竹廠重門深鎖,市民路過不得其門而入,未能在廠內回顧相關歷史。「前車可鑑,這船廠是否值得我們認真、謹慎地去借鑑到底可怎樣保育它,去成為澳門人集體回憶的同時,可以做到社會文化資本的薪火相傳?」

他直言,社會文化司只保留少量船廠作「憑弔」是消極的做法,認為政府有責任讓新生代看到更多澳門的歷史的痕跡,了解澳門如何由一個漁港慢慢變成手工業的社會,到今日以旅遊成為經濟支柱。「這從另一角度看來亦是身份認同。當我說我是澳門人時,澳門是怎樣形成今日的澳門?原來澳門人只有當下的幾十年,之前的事物一個一個被抹殺,問題就很嚴重了。」

他又認為,從工務部門的角度,建築沒所謂「古時、現在、將來」,但當涉及文物時,這已是一個文化職責,文化局不用只用「配合」的態度了事。「社文司要給運輸工務司意見,文化價值如此重大時應要保留(建築);工務運輸司有責任透過他們的專業及技術去配合文化局,保育及維護這建築。」又指行政長官應透過跨司之間的商討,敦促運輸工務司去維修、維護。

donation-ad

時事評論員蔡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