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山寨羊腩煲澳門「國際」電影節

前陣子又有一個在澳門舉行的國際電影節,這電影節似要跟台灣金馬獎來個大比拼,因為它有個很「架勢」的大名叫「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台灣金馬獎的「金馬」,是來自金門和馬祖,那麼「金羊」跟澳門有甚麼關係呢?是因為爛鬼樓有檔馳名中外的羊腩煲街邊檔?還是因為澳門人純如羔羊,任由政府權貴發展商宰割都不哼一聲?

翻查這羊腩煲電影節官方網頁的解釋,是因為這電影節是在2015年羊年誕生,所以叫金羊獎,吓?羊年不是澳門獨有,中國、台灣、香港都有羊年,「羊」不能代表澳門,倒比較代表廣州。為甚麼會有人想到「金羊獎」這麼離地的名?構思這名稱的,不可能是「真 · 澳門人」吧!再看看搞手,是由一個名稱又長又冗的「澳門國際電影與多元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聯同北京電影學院和一大堆阿里巴巴、百度等大陸企業合辦,基本上就是由一群大陸人主事,難怪會有「金羊獎」這個跟澳門毫無關係的怪名稱呢!

這「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冠以「澳門」之名,但入圍片單裡卻連半部澳門電影也找不到。當然,由於硬件、人材、市場和整體環境的嚴重不足,這麼多年來本地製作的劇情長片產量寥寥可數,然而短片和紀錄片卻相當多(電影是包括劇情長片、劇情短片、紀錄片、動畫片),且水準也不俗,冠以「澳門」之名的電影節,理應在這些本土製作的短片和紀錄片中選取較優秀的作品放映,但原來這電影節只接受曾在商業院線上映的電影,且只有頒獎禮,沒有觀摩放映,以「澳門」之名舉辦的電影節,是否應從澳門本土的角度出發,以推動澳門電影發展為目的呢?

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

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

山寨電影節一個都嫌多

沒有澳門電影的「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有甚麼片單呢?翻查電影節官網,絕大部份都是中國電影,那麼國際電影節的「國際」去了那裡?再看得獎名單,爆笑了,張智霖竟獲得「港澳臺地區傑出貢獻獎」,他究竟貢獻了甚麼?另外他擔任男主角的《十月初五的月光》,竟拿了評委會大獎。TVB師奶劇演變而成再加上葉念琛執導的電影,竟可問鼎國際電影節,奇觀也!這還不只,拳王泰臣也奪得最佳新演員,這世界真的很缺新演員嗎?再看最佳紀錄片,獲獎影片叫《廉政公署》,這究竟是紀錄片?還是政府宣傳片?另外有部影片叫《澳門澳門》,拿了「評委會特別推薦獎」,但它其實只不過是由大陸一家企業製作的普通大陸電視紀錄片,平平無奇,沒甚麼特別優秀之處,唯一實至名歸的,就是婁燁憑《推拿》獲得最佳導演。

這個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基本上就是一群大陸人借用「澳門」之名,拿澳門作佈景板,辦一個完全九唔答八、亂頒獎項的九流大陸電影節,場面雖弄得浩大,又紅地氈啦、又有不少大明星出席。只具豪華外殼,內裡卻空洞無物。說是「電影節」,舉行日期只得三天,入圍影片雖包括「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但卻只有「盛大」的頒獎禮,完全沒有影片觀摩放映。一個沒有電影放映的電影節,就如沒有食物的美食節,怎可以稱為「節」呢?

其實這類掛羊頭賣狗肉的「國際」電影節,已不是第一次在澳門出現。從2009年開始,每年十二月都同樣有一群大陸人在澳門舉辦名為「澳門國際電影節」的「盛事」,同樣都是只有頒獎,沒有電影放映。最離奇的是,這電影節每年都舉行得無聲無色,不單是本地市民不知有這電影節的存在,就連本地的電影人也不知這電影節每年都有在舉辦,還記得2009年舉辦第一屆時,本人「有幸」獲邀出席開幕禮,見到入口那巨型歡迎橫額上「澳門國際電影節」的英文名稱「Macau International Movie Festival」,先不說「電影節」用「Film Festival」會好好多,橫額上的「Festival」竟嚴重串錯字,變了「Festisva」!不少來自大陸的嘉賓卻不以為然地在橫額下開心拍照,開幕禮台上的主持更全程只講普通話,之後更鬧出很多問題,詳情可看看我幾年前寫的關於這「國際」電影節的文章:https://aamacau.com/2013/02/20/macau-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這類跟澳門完全無關又亂頒獎的所謂「國際」電影節,真的不應該繼續在澳門出現。不過,對於那些「尊貴」的政府高官來說,可能樂見這種「星光熠熠」的電影節在澳門舉行,可刺激旅客訪澳,從而帶動經濟。但長此下去,只會讓外地的電影人覺得澳門是個盛產山寨電影節的地方,跟大陸一樣,只愛金碧輝煌的土豪包裝,對澳門的印象會變得越來越差。

期待一個真正的電影節

我不是反對澳門舉辦國際電影節,相反,作為一個小小的本地電影工作者,我當然希望澳門有一個真真正正的國際電影節。沒錯,是真真正正,而不是那些「羊腩煲」或串錯字的「Festisva」電影節。一個真正的電影節,應該是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電影放映、電影交流活動,而不是只有頒獎禮的所謂「電影節」。舉個例,就像一海之隔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每年都放映約二百多部來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國家的電影,除響譽國際的電影大師的新作外,還有一些從來不知他們有出產電影的小國,例如哈薩克、格魯吉亞、克羅地亞、突尼西亞、烏拉圭等小國的電影,此外又會挑戰影痴的觀影耐力,差不多每年都放映以片長驚人(每部最少片長六小時)的菲律賓電影大師Lav Diaz的作品,以本屆為例,就會放映他的新作《革命英雄安眠曲》(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片長達八小時。除了新片外,還會放映一些已修復好的經典舊片,以及一些著名電影大師的舊作品回顧。另外,某些電影更會邀請導演及演員遠道而來,親臨現場,在影片放映完畢後跟觀眾交流及分享創作心得。雖沒有像世界三大電影節那樣會頒發國際大獎,但也有設「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和「國際短片競賽」,來鼓勵新晉導演及紀錄片導演。

「香港國際電影節」著重的是帶給香港觀眾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電影,讓觀眾大開眼界之餘更可教育觀眾。電影不只是在商業院線放映的荷里活電影和中港合拍片,還可以有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非主流電影、片長八小時挑戰影痴觀影耐力的電影,以及極少可在戲院看到的紀錄片。電影工作者觀看這些不同種類的電影,更可擴闊創作視野,反觀本澳那些「羊腩煲」和「Festisva」電影節,只一味在頒跟澳門毫無關係的所謂「國際」大獎, 更只限曾在商業院線上映的電影才可報名,這意味把澳門電影拒諸門外,或根本從來沒有考慮過澳門本土作品,只是借澳門之名,搞一個完全離地、跟澳門丁點兒關係都沒有的狗屁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應多辦貼近本土的電影節

不過,幸好澳門還有一兩個規模雖小,但辦得不錯的電影節,好像從2007年開始每年文化中心都會舉辦的「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每年除放映一些很值得欣賞的外地電影外,還有屬於本地電影人的「澳門製造」環節,放映多部本地電影工作者的劇情短片、紀錄片和動畫片,這環節又設有幾個獎項來鼓勵本地優秀導演繼續創作。此外還有刺激好玩、限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完成一部短片的「極速48小時」短片比賽,另外還有電影講座及工作坊等等,除讓澳門觀眾可欣賞到很難在商業院線看到的電影外,更讓本地電影人可一顯身手,製作充滿本土味的劇情短片和紀錄片,對推動澳門電影發展有一定幫助。另外去年也有由影意志澳門電影協會舉辦的「影意志澳門電影節」,這電影節除放映近年一些優秀的本地作品外,還讓觀眾欣賞跟小津安二郎差不多同時期的日本著名導演成瀬已喜男的經典作品,且更有已故著名台灣導演楊德昌的電影回顧,當中極難在戲院觀看到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35mm菲林足本,除吸引本地影痴外,更吸引不少香港觀眾,包括一些香港導演和影評人,以及特意走堂的演藝學院電影系學生坐船親臨澳門觀看,這些電影節,才是真真正正的電影節。

當然,以澳門現在的情況,不可能一下子就辦到像香港國際電影節那麼大規模,畢竟他們已辦了四十年,但若要搞的話,就應該以推動澳門電影發展、教育本地觀眾「甚麼是看電影」為目標,而不是搞那些外表看來星光熠熠,內裡卻是隨便頒些垃圾獎項的奇怪電影節。

那些「羊腩煲」和串錯字的「Festisva」電影節,希望快點消失,這類電影節不單沒有推動本地電影發展,更弄臭澳門之名,因為外地的電影人不會知道這其實只是一群大陸人在搞,只會以為是澳門人辦的山寨垃圾電影節,澳門人從此便啃下這隻死貓了。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之「澳門製造」

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之「澳門製造」

影意志澳門電影節

影意志澳門電影節

延伸閱讀:

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網頁:
http://www.miff.com.mo/plus/list.php?tid=3

金羊獎爆笑獲獎名單:
http://www.macaucee.com.mo/content.asp?id=43123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