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強轟衛生局挖角大花筒 譚超人:講咁多都係想政府買多點服務?

IMG_2381

【即場駁火】鏡湖2年被政府挖走500多名醫護人員,身兼鏡湖慈善會理事長的官委議員馮志強大動肝火,直指衛生局係「乞兒兜裡攞冷飯」。鏡湖人力物力都比公立醫院少,但承擔的門診或住院數量比山頂和9間衛生中心還要多。「我敢斗膽講一句,如果無左私營醫療機構,澳門的公共醫療服務會出現災難,司長你也當不了那麼自在!」

他又批評衛生局預算一年急升20億,要同「光輝哥」賭一賭:建成離島新醫院後,一年預算何止150億?直選議員陳明金亦質疑,公共醫療預算4年升7成,但質量和效益卻遠不及港台。(詳見另文)

被多名議員輪流「將軍」 ,左右夾擊,社文司長譚俊榮也不是只有捱打的份,實行強勢反擊。「加多20億好似落左我袋?其實用係市民服務上,唔好扭曲!要講清講楚!如果議員唔同意可以減我地預算,但市民是否同意呢?我相信廣大市民不是這樣想。如果我們浪費、監管不好,你可以批評我!」

IMG_2316

「我地無做錯!」說著說著「超人」也有點火起,指預算增加主要用於人員開支、買醫療設施和藥物等,其他已經「好節儉」。醫改不但追求數量,更要提高質量。對於被指與私人醫療機構「搶人」,譚俊榮坦言這是無辦法,起新醫院就要請人。如果議員不認同5年前就應就該提出來,而不是將矛頭直指社文司,這樣絕對不公平。他又指一年用9億向鏡湖購買服務,鏡湖要請外地醫護人員「司長辦即刻做批示」,無論在資源和人手上政府已儘力照顧。

至於澳門醫療無法跟香港比,他認為有多種歷史原因,人手短缺是先天不足,特別是專科醫生數目,未來專科培訓學院成立,相信問題會逐步改善;體制上,現時醫療保健制度是回歸前已制訂,承擔範圍比香港闊得多,學生、65歲長者、公務員及其子女,也要照顧傳染病和慢性疾病的患者;社會結構上,香港多中產專業人士,他們能自費到私立醫療機構睇醫生。他認同要有積谷防飢的意識,但社會也要思考社會福利、公共醫療政策要如何走下去,覆蓋多大範圍。

堂堂「馮大砲」繼續開火,指公立醫療官僚化程序多,又有公職法制約,要推動改革不容易,私人醫療機構營運成本比政府自己做平得多,諷政府「飲牛奶又要買埋隻牛返黎!」

譚超人不甘示弱,竟然爆出「台下咁多位議員鬧我,其實都係想政府向你地既社團購買多些服務?」他重申希望公私立醫療機構互相合作,衛生局另有2200萬向其他幾間社團屬下的診所購買服務,分流急診的人流,同時也減輕了公立醫院的壓力。醫療券一年全民派2.8億,也是希望私人醫療機構做得更好,吸引更多病人,未來政府也會協助培訓更多醫護人員。譚俊榮又有點抱怨外界不知政府部門的壓力,「一年開考45次才請夠500幾人,同事付出好大努力!」

譚超人最後打圓場,稱「今日跟議員有很坦誠的交流和討論,沒有中傷、沒有抹黑 ,我好欣賞!」「強人」本色盡現。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