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風光背後

024 用垃圾再填一個澳門 紙本月刊

文:許諾

網址:https://aamacau.com/?p=16834

時間:2015年04月16日 18:18

投資數千萬的設備最終無法投產,陸世安坦言已意興闌珊。

投資數千萬的設備最終無法投產,陸世安坦言已意興闌珊。

澳門環保產業錢途無限,政府「環保與節能基金」3年批出超過2.4億,資助企業和學校更換設備,造就龐大商機,吸引不少公司搶灘分一杯羹。但最先在青洲跨工區投資千萬建廠,希望將回收廢油和危險品處理技術引進澳門的陸世安卻意興闌珊,他直言已經「死心」,沒有環保政策,即使有技術有設備有人肯做都無用,他不諱言公司今年內可能要結業。

政府水頭足,搞環保易賺錢,不少人勸過陸世安「賣下光管、LED燈就算」,何必辛苦搞廢油回收?但做過廿幾年化工行業的陸世安,深深體會到化工業對環境和人類的傷害,十幾年前開始投資研究環保技術,希望闖開一片新天。別人眼中的廢油,對他來說就是環保商機,可以做肥皂、清潔劑,甚至提煉轉化成生物柴油。別人搶著賣新的LED燈,但他卻千方百計想收舊光管再處理。

被無視的二次污染
「LED燈可以節省8成電力,很好。但政府沒有想過這麼多舊光管要掉到哪裡?內有水銀和有毒氣體,現在通通推到焚化爐燒掉,不也是另一種污染?」光管有毒,人人都知道。曾經有不少公司想找陸世安幫手處理,但由於光管沒有再利用的價值,要收取少量處理費,一聽到錢不少人都打退堂鼓。回收量少,根本不夠開一條處理生產線。

想回收廚餘、食肆廢油也面對同樣的困境。「就算我應承日日上門免費收,酒店一聽到要做分類就怕怕,侍應執檯原本可以一次過掃走,筷子、膠叉、牙籤、紙巾、剩菜全部掃埋一堆,分類要俾多好多人工。廢食油要有設施分隔好,要地方儲存。他們有環保意識,但要睇住盤數,政府無要求,送去焚化爐又唔使錢,點解佢地要做多啲?」

回收產業處處碰壁,陸世安近年轉做環保電視遠銷第三世界國家。

回收產業處處碰壁,陸世安近年轉做環保電視遠銷第三世界國家。

做環保變成做清潔
陸世安的公司也有幫食肆定期清廢油,但由於已被下水道污染,加上量少,沒有甚麼回收價值,只能交由污水廠處理。即使陸世安主動向環保局提出,想回收污水廠過濾的的廢油再循環利用做環保清潔劑或生物柴油,但也被拒。

原本想做環保,現在只能做清潔。陸世安慨嘆,在澳門做高污染處理不光是無政策、無支援,也不受歡迎。「做紙皮、鐵和膠樽,乾淨企理的人人爭住做,但有毒的、有害的無人理,就算你肯投資想做都無得做。可能他們聽到大陸地溝油多,怕出了事要負責。」早前有外勞偷賣公司廢油,他發現後即時報警,之後也加強了員工管理。面對這些意料之外的風險,陸世安沒有逃避,盡力向社會負責。

最後希望
○六年獲批跨工區地皮,他是最早一間企業自資興建廠房、落實投產,未計興建費,歷年投資逾5千萬,但環保回收和分類措施一直是零政策,令他四處碰壁,大失預算。想法多多的他之後改做環保電視,用外地回收的電腦或電視屏幕,配上電路板和新機殼裝嵌成新電視,賣到第三世界國家。他說薄利多銷,每部只賣30多美元。

艱苦經營多年,陸世安苦笑,現有惟一希望就是寄望在特首崔世安的競選政綱,當中有提到:「堅決執行已適用於澳門的《京都議定書》,配合國家制訂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只要政府兌現承諾,環保局給出政策,他有信心一年可以幫政府減排二千噸,「污水廠的廢油和污泥全都送到焚化爐燒,中間不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光是處理這些已經可以達標。」

環保電視由舊電腦屏幕加工組裝而成。

環保電視由舊電腦屏幕加工組裝而成。

無地無政策 產業鏈難成形
環保產業背後崎嶇滿途,綠色環境學會創會理事長陳榮表示,澳門回收量少,土地緊缺,沒有地方做分類、儲存和加工,難以形成產業鏈。曾經營打印機墨盒回收和重新注墨的他,最近亦因一再加租而停止業務。環保墨盒以往主要賣到內地,後來有關部門將這當成是冒牌貨,不能再進口。陳榮說,幸好香港政府有規定6成物資採購優先買環保產品,不少大企業也有類似規定,環保墨盒等產品不愁沒出路,但沒想到遷出工廈才一年便再被迫遷。

他也曾經希望與香港合作,解決澳門電子垃圾回收問題,「香港的政策很完善,從進口開始每部手機收一元作為電池處理費,政府又會跟六大團體合作,從零售商回收舊電池,一年儲夠一個貨櫃就運到韓國處理。」他曾經建議兩地合作但最後因一些技術原因沒有談成。除了廢舊電池,輪胎燃燒也會產生有毒氣體,陳榮說橡膠是非常有價值的再造物料,可以賣到外國,也可以加工造成運動場及遊樂場的地墊,現在澳門只是送到特殊及危險品處理中心燒掉,既加重空氣污染又浪費,相當可惜。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