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不是范進時期的社會

在澳門完成中文中學畢業的,都會接觸過一篇課文《范進中舉》。

秀才范進希望去考舉人,他的岳父胡屠戶說,你還不心足,還想中舉人?范進心有不甘,自己去考,考回來時家裡已經餓了兩天。到了放榜那日,范母叫范進把唯一生蛋的雞賣了好去換錢糧,人家跟范進說中了舉人還不信,最後竟然糊里糊塗的瘋了…

我在網上搜到以下這一段「主旨」或稱「中心思想」(隨便大家愛怎麼叫,學校都搞這一套),方便大家領悟箇中道理(亦即這樣就定了調了)︰『本文借范進因鄉試中舉而瘋癲的經過,刻劃科舉制度下士人沉重的精神負擔,顯示了八股取士對士人精神的禍害,並以胡屠戶及鄉鄰對范進前倨後恭的態度,反映當世社會趨炎附勢,世態炎涼的可恥風氣,進行辛辣的諷刺。』

我覺得,以「某些角度說」范進這個人是幸運的。因為,范進可以以考很多次,今次考不上,下次再重考,反正大把人陪。其次,他終於不用受岳父的氣,因為考上和考不上的標準中(即使范先生考了第七名,也算考上),他考上了。所以不用受氣了。

可是,這篇文章沒有說,那些不適合考試或是考試技術很差,又要必須參加這一種統一考試,且常常失敗的人。

根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定律,范進考到五十幾歲才中秀才,他的長處未必就是考種科舉試上。他可能適合做工程師、可能企業管理人才、可能是適合開飛機、或者是英國廚師奧利弗(Jamie Oliver)一樣,有讀寫障礙,但卻燒得一手好菜。如果范進那個訪會足夠多元,兼有多元的向上流動階梯的話,范進可能可以早一點綻放。

范進的社會,八股取士彊化了標準,也彊化了成功與失敗的標準。每一個個體生命的不同,心靈認知,性格愛好,通通被一套訂死了的課業系統,強制排列。性格合適與否,是不是對某事有狂熱的愛好,雖然分數低但其實很喜歡數學(只是恨死了站在我敎室講台三年枉為人師的廢物!)。所有青少年的過去通通強制化為數字,排成一排,讓考官選。好像在街市揀選豬肉….…

現在澳門還好,相對於統一考試,每間大學各有各考。行政成本是比較大,但對考生而言,還是有「選大學」的機會,而不是只考一次試,就要「被大學校選」。

如果向崔特首常常掛在嘴邊的「透過敎育,培養人才,向上流動」的准入方式只有一種,特別只能考一種試。會否成為人才只有一個死綁綁的標準方式,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我們就會應驗上述主旨的後半部份︰「以胡屠戶及鄉鄰對范進前倨後恭的態度,反映當世社會趨炎附勢,世態炎涼的可恥風氣……」

像范進一樣,考到了,人前顯貴,岳父就前倨後恭,如果考不到。不如我們模擬一下:

如果范進考的是統一考試,考試機關就他的分數而分派他的大學志願科系,范進因為分數沒有靠前段,進不到前幾個志願,我覺得他的岳父也會在街市被人說閒話︰「都叫左佢唔好考啦,考來考去得個吉。咁低分,有乜用!考頭二百名果尐人,唔係去讀法律,就係去讀翻譯,佢只可以去讀果尐乜野中國研究,有鬼用咩!」范進外父在街上到Peer Pressure,回去又怎會給范進有好說話?還會不會說范中是天上的「星宿」?

一元的社會、敎育、價值觀,又如何讓社會多元發展?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