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漁民大部分為「蜑民」,因為生活、勞動均在水上,所以也叫做「水上人」。七十年代開始,由於漁獲減少,而陸上工作的機會增多。於是大量漁民便開始移居轉業到陸上,但仍有部分漁民選擇繼續從事這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關錦棠便出生在時代轉變中的漁民家庭,可能也是澳門最後一代的漁民。「據我所知,我太公,爺爺,爸爸和我,四代都是漁民。我們四兄弟中,三個在香港工作,一個做馬場,一個做印刷,一個做建築。只剩我一個繼續做漁民。我兩個女都唔識游水,又唔食海鮮,真係奇怪!漁民子女竟然是雞翼香腸伴成長的。」
繼承「一身債」 富貴險中求
關錦棠,十八歲開始便從事漁業,至今已有三十年時間。他記得當年初入行時,因為澳門近海的漁獲已經大大減少,漁民都到更遠的地方捕魚。「初初出海到北越交界捕魚,槍林彈雨,真係富貴險中求!八十年代末,有不少漁民去越南過境,軍艦來開槍,因為捉到會罰好多錢,啲人就開著個自動導航,縮喺個艙,叔伯兄弟的船都是子彈洞。曾經有一個(親戚),腳踝位置被子彈穿過。現在漁民都在中國海域,不用那麽冒險,安全得多。」
起初時,關錦棠一家仍以傳統「大家族」的模式經營,後來越來越多親戚選擇轉業陸上。而父親年紀也大了,於是便繼承了父親的一艘「蝦艇」,主要從事捕蝦蟹工作,但同時也繼承父親身上欠下的「一身債」。
關錦棠說︰「我接管爸爸艘船那時已是三十三歲,當年爸爸是負資產的,樓又被銀行封了,還欠魚欄、油船老闆、親戚一身債,我接管個時都成百萬!我太太都很擔心!她說︰『你接個爛攤子來做?你爸爸都做唔掂,你得唔得架?再繼續唔好環境,咪孭住成身債上岸?』但爸爸欠人一身債,要他怎麼還呢?」
風裡來水裡去 夫妻檔「頂硬上」
澳門傳統的「大家族」漁業經營模式已經成為過去。現時從事漁業的,主要都是以「夫妻檔」,「父子兵」,或獨自一人,再請幾名內地漁工,這樣的模式經營。關錦棠便是以「夫妻檔」加七名漁工,扛起了從父親身上繼承的所有債務。
關錦棠說︰「那時候真係好辛苦,但我比其他人好彩,我和太太都好刻苦,好忍耐。人地唔去大風大浪,我哋都繼續去!例如年尾東北季候風經常吹來,浪過曬船頭,再打返轉頭!企都企唔穩!食飯都要紥實曬馬黎食架!有啲船頂唔順,咪返去囉。例如十隻船,得三隻船去,我都照跟!啲人咪話我︰『你隻古董船都重跟人地既鐵船出海。』」
關錦棠說,漁民出海最怕就是遇上颱風,還有雷暴,因為隨時有龍捲風出現,級數甚至達到十級。「早排有個雷暴一個小時左右,成十級風都有,聽說還有水龍捲添!」曾經在一次避風的時候,關錦棠的船也發生了驚險的意外。漁船的整個螺旋槳都掉了出海,不斷有海水往船內倒灌。「好彩當時一喊對講機,其他漁民就來幫忙,把海水抽出船外,再把洞塞上。再遲多一頭半個鐘,可能要棄船逃跑!」
由於零八年的金融風暴,使得柴油價格飆升至1700元一桶。很多漁民都難以負擔高昂的油價而選擇賣船上岸。關錦棠說︰「那時候最多漁民賣艇,恐慌性地賤賣漁船,現在值百幾二百萬的漁船,那時只值四十萬。簡直要錢唔要貨!我那時都有諗過不如放棄上岸啦。好在太太有的鼓勵。於是我就心想,有危必有機,搏一搏啦!個個賣曬艇,個海咪喺我㗎囉!到時魚貨任我要價,魚任我捉!那段日子真的撐得好辛苦。那時還有四百艘船,現在只剩下約二百艘。」
堅持就是勝利 有夢想才會有動力
正因為關錦棠這一份拼搏,行內人都叫他「沙膽仔」。近些年來,大陸有柴油補貼,澳門政府有免息貸款,讓傳統漁業有了生存空間,也讓關錦棠還清了所有債務,還完成了人生兩個夢想︰「住高層,開呠呠車。」「好多人都話我,一個十年大翻身。梗喺啦!我咁搏命!人地新船新艇,大大隻,幾歲仔;我呢隻三十幾歲,都咁搏命!我聽阿叔一句口頭禪︰『富貴險中求。生意唔怕蝕,最怕多休息。』你今天無啫,可能之後會有重多呢!你今日無,走去休息,人地拖到嘻哈大笑,咁你咪無份囉!」
關錦棠現時正打算造一艘新的鐵船出海。據了解,一船新的鐵船造價高達一千二百萬,這對漁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關錦棠說︰「計一計數,我現在才四十多歲,還有十幾年光景。睇住啲鐵船,一網二三十萬,睇住自己一網先得個一萬幾千,雞啄米咁,邊得大餐㗎?我太太一聽到,即時耍手擰頭。生意唔係咁易做得起既,一唔掂,就負債累累咁上岸,點搞啊?但係有夢想先會有動力,有動力就好快可以達成願望。一有個時機開正你嗰瓣,真喺好似升降機咁。」
最後記者問及關錦棠,這麽辛苦地從事漁業三十年,有否後悔過呢?他回答說︰「始終都喺陸地好㗎啦,無風無浪。但做呢行咁成功,我無後悔過!如果唔成功,就一定後悔!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