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的電影 ──「澳門製造」觀後感

澳門文化中心主辦的「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當中的重頭環節「澳門製造」剛剛在幾天前完結,從5月8日至11日一連四天,共放映了二十一部本地電影人製作的劇情短片、紀錄片和動畫片,這二十一部本地作品,各自訴說著不同的社會和人生故事,當中有關於賭場荷官的刻板工作,有關於生活在平民大廈的低下層居民的故事,有關於印尼傭工在港澳的複雜感情生活,有關於留在北京或是回去澳門的思考問題,有關於一個小提琴讓兩個年青男女拉近距離的故事,更有帶大家出走澳門,感受背包客在南美洲穿州過省的旅程。

澳門製造 Macao Indies

澳門製造 Macao Indies

縱觀來說,這二十一部本地作品均有一定的水準,近年本地越來越多電影愛好者拿起他們的攝影機拍攝自己的作品,成績也一年比一年進步,看完這二十一部作品,我嘗試為其中幾部影片寫些觀後感。

澳門人拍的紀錄片,題材當然最好是探討澳門這座小城所發生的人和事,何飛的<起點>,正好是追訪本地賽車手在賽道背後的心路歷程,澳門賽車今年已踏入第六十個年頭,何飛訪問的對象,不單是這幾年積極參賽的澳門車手,也有在數十年前奪魁、在多年前已退出賽車場的前輩,對很多人來說,賽車這門運動既是刺激也危險,在生命和追求極速兩者之間,賽車手如何作出抉擇,然而在影片中,受訪者不論是今日仍在賽道上奔馳的年青車手,還是已離開跑道的老前輩,似乎不太擔憂生命危險,反而是對未來前景的選擇,由於在澳門不能以職業車手為生,其中一位受訪車手早已看透一切,他只把賽車作為工餘時間的興趣活動,就跟一般人下班後去球場踢波一樣,而另一位受訪車手日間是在電單車行工作,下班後便去夜校上課,打算去考大學,每天生活變得很充實,也因這種充實而使他經常拿不出時間去練習賽車,至於另一位早已退出賽車場的前輩,現時在經營車行,為了保留昔日跟他一起在賽道上稱雄的戰車,他特意租了舖位來安置他的戰車,但現今升幅驚人的舖租,可能有天會逼使他無奈放棄曾跟他打天下的戰車,也許,這部紀錄片道出的,正是對這座把理想淹沒之小城的無奈嘆息。

另一部由陳雅莉執導的紀錄片<2200KM>,是關於兩個澳門年青人在北京追夢的故事,而其中一位正是導演陳雅莉(Emily)本人,Emily離開澳門到北京唸書,希望能追尋自己的電影夢,但因為文化差異和在其他生活和學習上的不能適應,使自己一度陷入迷茫中,後來遇到同是從澳門來北京唸書的Kobe,Kobe的生活態度,讓Emily重獲克服困境的鬥志,重回追夢的軌道,也許Emily是因為Kobe的生活態度而得以頓悟,但箇中原因或可能是因為她拿起攝影機,把自己曾經迷茫的人生階段紀錄下來,就像替自己繪畫自畫像一樣,透過用攝影機「繪畫」自己,讓自己更了解內心的真實,從而想通了一些東西,原來拍紀錄片是可以自我療癒的。

<2200KM>說的是澳門人在異鄉的故事,Nuno Rodrigo Antunes 的<異國依戀>正好是異鄉人在澳門的故事,現時有很多印尼女性在香港和澳門當傭工,她們一同身處異鄉,同聲同氣守望相助,友情亦漸漸蛻變成親情,由於男性在這一群體中的缺席,再加上以往在家鄉跟異性一起的不快經歷,而使部份的印尼女工改變了性取向,片中追訪的兩位印尼女工 Zhean 和 Leon,也漸漸愛上對方,發展成一對戀人,最後更在澳門和印尼的法律均不承認底下,在澳門一家卡拉OK房內穿起婚紗禮服,在一眾同鄉姊妹見證下結為夫婦,可算是一個不完美生活中的完美結局,或許澳門正是她們逃離家鄉,找到真正屬於自己感情生活的烏托邦。

今屆「澳門製造」的劇情短片,不論在講故事方式和技術方面,都比以往幾屆有一定的進步,可觀性也相當高,很喜歡周煒的<愛情連線>,影片把現時很普遍的情況,就是當你走進一間咖啡館或茶餐室內,你會見到很多人不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跟朋友在一起,都各自各低頭埋首在撥弄手機,甚至一雙雙的情侶也是這樣,尤如陌生人「搭枱」一樣,片中男主角跟女友約會時也是這般,明明她就在身旁,卻用 WhatsApp、Facebook 等跟情人溝通,直至大家分開了,他只可遠遠的看著她,再無法跟她說一句話,到影片結尾時,才向觀眾揭盅,原來男主角因車禍身亡而與女友陰陽相隔,只可從遠處守護她,再不能跟她說一句溫柔的話,更不可能用 WhatsApp 跟她溝通。導演用了陰陽相隔和現時手機「低頭族」作比較,對人與人的溝通疏離引喻得相當貼切,片尾才向觀眾揭盅男主角最後原來是死掉了,也增加了影片的可觀性。

愛情連線劇照

愛情連線劇照

劉祺亮的劇情短片<一線之差>,這個「一線」,所指的就是炮竹上的那條引線,影片看似是一般的愛情故事,背後卻隱藏了澳門昔日的行業(炮竹業)和今日的主流大行業(博彩業)的對照,主角一心想當個拿筆桿生活的文字工作者,卻被女友嫌棄而提出分手,因為女友在賭場工作,追求的是經濟收入上的安全感,而主角的文字工作,卻沒能維持穩定收入,生活就好比炮仗一樣不穩定,隨時被炸死,就如很多澳門人的心態一樣,只求永遠能在賭場或政府部門工作,就算工作多麼枯燥上司多麼無理,也不敢辭掉收入穩定的工作出外另闖天下,害怕一旦離開,便像點燃了炮仗上的引線。另一部由黃江波執導的劇情短片<平民>,則聚焦在被遺忘的低下階層人士身上,是關於快要拆掉的平民大廈裡生活的一對母子的故事,兒子阿榮每天穿著西裝打領帶,又在電話相約女友去買樓,外表風光的他,卻原來是瘋的,就如澳門一樣,外表經濟發達非常風光,但內裡卻是一團糟,<平民>和<一線之差>同樣在結尾時「扭橋」,帶給很多觀眾沒想到的結局,替影片加了不少分。

一線之差劇照

一線之差劇照

徐欣羨的<壞女孩>,更是向難度挑戰,在電影行業裡有一潛規則,就是不要碰小孩和動物,因為難以控制,隨時會花掉很多難以預計的拍攝時間,然而<壞女孩>卻兩者俱全,而小孩更是主要角色,但片中小孩的表現卻非常出色,徐欣羨指導演員的功力,又顯著的再上一層樓了,此外在鏡頭運用和剪接技巧上,相比她幾年前的作品<陌路>,也著實成熟了許多。

壞女孩劇照

壞女孩劇照

勞嘉濠的<小芬日記>,是一部讓人看得很開心的青春愛情片,片中演員演得相當出色,整部影片調子輕鬆,節奏明快,另一部劇情短片<擁抱音樂時>,是由年輕導演姚露欣執導,也是一部不論在攝影技術、場面調度和講故事手法上均有一定水準的作品。

擁抱音樂時劇照

擁抱音樂時劇照

小芬日記劇照

小芬日記劇照

縱觀本屆「澳門製造」的參展影片,每部也有一定的水準,跟歷屆相比,真的進步了不少,而最後不可不提的,是其中一部由居住在澳門多年的葡萄牙裔導演 António Caetano de Faria 拍攝的紀錄片<RUTZ>,這是一個帶大家出走澳門,遠赴遙遠的南美洲追訪到處遊歷的背包客的故事,畫面拍得很美之餘,還帶出了背包客的冒險精神,其中一位背包客受訪者提及「害怕」(Fear),他覺得今天很多人的生活被「害怕」牢牢的困著了,他們害怕明天的不確定,但其實,明天的「害怕」還沒有存在,因為將來的一切還沒有實體的出現,至於昨天的「害怕」,則已成過去,害怕也是沒用。或許,就像很多澳門人一樣,過度追求生活的穩定,欠缺了冒險的勇氣,那麼,喜愛電影創作的朋友,今天你還害怕甚麼?快快拿起你的攝影機,拍攝你的電影作品吧,不要把夢想只停留在發夢的階段,明年的「澳門製造」在等你啊!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