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城,我們的節

CHT看過澳門多個不同的節日,自己在中學時曾做過「國際馬拉松」的歡迎隊伍以及參與拍攝過「澳門青年舞蹈節」,家人亦曾參與「醉龍節」的表演,但他並不覺得這些節日與澳門大部份市民的生活很親近。

他認為有些節日確保存了澳門的文化習俗,但很多已失去本義,形成純粹商業活動的偽文化形象及形式,比較像是為了取悅遊客而進行。如大賽車的賽道已不如數十年前那樣開闊,安全度減低了,其實不應再辦;由澳門鮮魚行組織的“醉龍節”則相對比較貼近生活,較能代表澳門過往的生活文化。

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

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

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

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

「真正起到文化作用的不是刻意操作的活動,而是將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市民的生活中。甚麼是文化融入市民的生活,我個人意見是當澳門人不再那麼現實地活著,而是能充滿理想地活著的時候。」 

熊野家每年都會關心澳門的音樂節、藝術節和藝穗節,實驗性的演出或是國際級的演出都能看到,算是很令人期待的日子。

但比較害怕大賽車,覺得車道讓人很沒安全感,也討厭噪音,不會去觀賽,但會關心那些用肉體附著一塊鐵,去追求速度和人生夢想的車手的故事。在美食節花大錢吃過不少「地雷」,除非是朋友邀請,否則不太願意去。煙花匯演是談戀愛人士的節目,但是交通很讓人傷腦筋。

「如果澳門作為一個巨大的有機體,這些節日會讓我勾勒出這個城市的什麼模樣呢?我想無論美食節音樂節龍舟賽大賽車或是葡韻嘉年華,都不足以作為澳門這個城市的象徵(儘管這似乎是官方為打響旅遊城市的節慶規劃)。我最喜歡的是澳門民俗類的節慶,例如漁會舞醉龍和氹仔北帝誕,還有雀仔園的土地爺爺寶誕,都讓我印象深刻。一個城市最美的風景是人,人創造出這方土地與其他地方所不同的美麗,這種原生之美最為吸引。參與澳門民俗節慶的感動,總會讓我聯想到幾年前跟著京都人的腳步,於夜間走往清水寺的膜拜。澳門這城市的步伐不無有百年古都之風,移民雜混、街坊氣息都能誘惑遊人,民俗節慶或可帶旅人進入這個城市最美之處。」

熊野家也希望活動當局在履行不同性質的節慶時,可以作出更多文化上的結合,如設計一些活動或劇場演出,結合環境或社區本身(就算是老街巡禮或文史導覽那麼土也好),彌合旅人和本地居民的衝突感,更希望是能讓學校和各大公司行號都有參與的可能。

大蔥參加過澳門藝術節藝穗節和音樂節,感覺還是挺親近的,因為以往在大陸生活,沒有機會坐在大三巴的階梯上免費看國際頂尖歌手的演唱,或在小公園裡欣賞一齣戲,也很少有機會能以低廉價格在文化中心欣賞小眾電影與錄像作品,當然也沒有讓眾人一起走進澳門的海岸線,來推廣海洋文化和環境知識的活動。

澳門藝術節《粵韻藝彩》(文化局網站)

澳門藝術節《粵韻藝彩》(文化局網站)

大蔥認為一個缺少自己文化節慶活動的地方是缺少生命力的,也很難塑造出一個地方的個性,而文化節慶最重要的是讓民眾參與,提高民眾的藝術欣賞力和思考能力,這將對整個地方都帶來重要意義。「如果讓更多的藝術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場所當中,如果有一個讓男女老少都可以走進去的節,如果有更多哲學思索的節目,如果有更多科普藝術……」

馬克嘴角認為澳門的這些文化節慶為藝術工作者或澳門人提供不少工作和交流的機會,這對城市的文化發展有著正面的推動力。而在眾多的文化節日圍攻下,感覺總在忙與忘中渡過。「我期待有一個真正全民參與,從生活文化開始的文化節慶,除了經濟及政治考量外,一個以市民生活為前題的城市文化節日是多麼令人響往。文化應從生活開始,一個簡單的生活習慣所發生的影響遠比整月放煙花來得重要。」如辦一個「全城不駕駛慶回歸」或 「無膠賀回歸」的活動,全城大力推行環保,這比大灑金錢有意義得多。澳門如能做到一些這樣的事,更會令世界對我們另眼相看,這才是澳門的文化獨特之處,而不是推出很多文化節日便為王道。

JOE經常參與的節慶活動以藝術類較多,如藝術節藝穗節和國際音樂節等,去年首次參加「拉丁城區大巡遊」,感覺也不錯,但說到節日與市民的關係,感覺上澳門的節慶和日常生活的距離較遠。他認為文化節慶活動可以起到把本土文化作適度聚焦的作用,在深度和廣度上有助推動文化發展。

「澳門很多節慶活動都比較形式主義,活動內容如何有機結合在地文化脈絡肌理方面仍有待加強。我希望一個城市的 “節”不僅是抽離的”搞活動”式粉飾太平,而是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裡的一部份。」

 

懿靈作為澳門詩人,認為文化藝術不單是生活的養份,還是個人創作的啓迪泉源。藝術家在澳門是生得逢時的,因為世界人民也不會像澳門人般能有幸地以最短速最省時的交通路程、較低廉的票價,欣賞到極具國際水準的演出,無論是藝術節還是音樂節,都是政府每年除了現金分享之外,派給優皮士們最大的幾粒糖果。

然而藝術家在澳門又是孤獨無助、孤芳自賞的,做視覺藝術的好一點,因為澳門中小學的普及教育近十年比較正規,培養了不少觀眾,藝術博物館裡的展期又長,不愁沒有觀眾;懿靈在香港、臺北或英國旅遊時,幾乎每進美術館總會遇到中小學生的參觀隊伍,他們或聽導賞員講解、或席地而座大腿上放著畫板畫紙在畫,這些情景好像從未在澳門出現。在表演節目上,藝術節與音樂節好像愈來愈以區分,反正都是舞蹈熱鬧一點,入座率則是戲劇歌劇次之,中國戲曲再次之(偶爾名旦會有奇蹟)。

「高級藝術仍是少數有識階層的專利,澳門社會對藝術普及所作功夫不多,未能借大師們的到場令學子受益。藝術節和音樂節對演藝學院兩個中專所帶來的合作交流互動有限而未能產生促進效應。

高質素的節目對本地文化創作人只起擴濶眼界、開拓視野、吸收外來養份的刺激作用。由於沒有很好的上下帶動,沒有很好的條件讓藝術家、創作人真正走入羣眾,把藝術帶到街頭、帶到社區,只靠一年一度花龐大公帑而經營的節慶,是推動不了藝術的。透過節慶應要提供更多讓本地創作人有所發揮的機會。希望能擴大參與,引進來也同時引出去,更多真正的東西交流與合作,而不是各自各自憐自愛,而無人愛。」

阿忠曾參與過藝術節和藝穗節,認為兩個節的面向和風格都很不一樣, 但在藝術仍算陌生的城市裡,一般市民很難分清兩者之間的區別,只有行內人想很清楚地作出區分,對一般市民來說,這都是「藝術」、「表演」。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 在兩個節中分別擔任過觀眾、創作人、演出者、行政、策展人等不同崗位,從中學到現在參與藝術節剛好二十年,從1999年到2013年也參與了十三年的藝穗節,回望這兩個節,就是一次成長的回顧。

阿忠認為一個節應向藝文團體提供不同類型的演出機會、演出資源,及有助拓展觀眾群,製造更多藝文相關的城市話題,以及集中凸顯澳門藝文團體所面對的問題等。「一言難盡。起碼要做出自己的獨特性,合理地運用公共資源。要更早宣傳及籌備,提高運作上的透明度。對內,緊扣城市的發展,對外,與國際發展接軌。」

澳門藝穗節《送海計劃》

澳門藝穗節《送海計劃》

小鳥曾參與過很多文化節慶活動,若論關係的親近,他認為大約十年前的藝穗節感覺比現在親近好多,這可能是因為以前藝穗節的節目質素較好,近幾年卻有下降的感覺,讓他不太能提起勁去觀看;另外此節近年已改名為「城市藝穗節」,但大部份的節目,卻跟我們的小城沒太大關係。

藝術節和國際音樂節則予人「殿堂級」的感覺,這可能跟節目大部份在文化中心和嚴肅的教堂裡舉行有關,就是因為這「殿堂級」的感覺,讓很多人未曾接觸便覺得「太藝術」,這兩個節對小鳥來說有種既親近但卻十分疏離的感覺。

至於拉丁城區大巡遊則讓他有既親近但卻疏離的感覺。

澳門國際音樂節百老匯音樂劇《小飛俠》(文化局網站)

澳門國際音樂節百老匯音樂劇《小飛俠》(文化局網站)

另外,他提到近年澳門有一種節,不是由政府主辦的,而是由內地人來澳門辦的,如2009年開始每年都舉辦的「澳門國際電影節」,這個以澳門命名的國際電影節,卻跟澳門完全沾不上關係,參加者基本也是來自大陸,參展電影大部份也是中國大陸的電影,既不國際化,也不澳門本土化。

藝術節藝穗節音樂節、大巡遊等文化活動,是有助提昇澳門在國際上的文化形象,他們或會對澳門另眼相看,但這只能暫時提昇澳門的外在文化形象,仍缺乏深層的內涵。這些文化節目可讓澳門的藝術工作者和愛好者擴闊藝術視野,但要讓本地的文化發展往前跨一大步,還需和市民有較多互動。

「我覺得這些文化節,不單只是邀請外地藝術團體來澳門演出,和找一些本地團體表演,而是應該走進澳門各中小學進行互動,因為要推動文化發展,藝術教育是很重要的,藝術教育更應從小培養。另外,藝術節和藝穗節的節目內容,如果可以更多關於這城市本身的故事,這故事可以跟保育、社會民生、小城的趣怪百態有關,內容上多一點本土意識,這樣可使節目更貼近市民。

我希望這個城市的「節」,可以更本土化,更強調本土意識,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參與,我期待一個真正能推動文化發展的 『節』。」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