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三月初公佈新的都市更新委員會名單,無懼社會眼光,重覆委任自己友,而且廿一名民間委員當中,商界代表過半,更有至少八人具有地產界背景,是赤裸裸的官商一體,連遮羞布都懶得再掛上。經記者追查神秘委員⋯
近年本澳動物保護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人選擇以領養動物代替購買,亦有不少熱心人士自發餵飼流浪貓狗, 被問到當初為何會有「拯救狗房流浪犬」的念頭時,林小姐表示,起初是一班愛狗人士討論行動是否可行,討論⋯
民署市政狗房在民間有不少恐怖的印象,「黃金72小時」內沒有被領養的動物一律格殺勿論(人道毀滅),而且衛生環境惡劣,收容的動物好容易染病死去,進過狗房的動物,即使有幸重出生天亦難再信任人類云云。但⋯
歷經一年多的審議,政府終於在二月中向立法會遞交《動物保護法》草案的第三工作文本。在新文本除了刪除野生動物的定義,政府亦將法案的保障範圍從貓、犬擴大至其他脊椎類動物,食用貓犬、殘酷虐待動物、以非人⋯
澳門目前仍未有獸醫註冊制度,因此,不少市民會對市面上的獸醫診所抱有質疑,擔心專業水平不夠,出事之後又因為沒有法例而無法追究責任。有飼養貓狗的施小姐坦言已對澳門獸醫失去信心,她說︰「澳門獸醫無法律⋯
香港、台北、德國動物友善政策比較 (資料來源:香港《蘋果日報》、《東方日報》、《香港01》、台灣《自由時報》、寵物滔客、窩窩網)
⋯特區政府現時設立的諮詢組織多達47 個,原本是吸納民意的重要渠道,協助政府制訂推行的政策時,平衡各方利益,能夠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立法議員高天賜批評,諮詢組織近年變質嚴重,用人唯親⋯
各地政府都有委任社會人士擔任政府公職,但先澳門重覆委任、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尤其嚴重,部分商界精英更直接晉身行政會、立法會等重要政治機構,這種情況早被社會猛烈批評「小圈子玩晒」。近期⋯
官方諮詢組織被自己人壟斷,「萬年委員」在澳門已非新鮮事,只是近年越演越烈越醜陋,連表面上的「分餅仔」、平衡各階層利益都懶做,完全毋懼社會眼光,都更會只是牽起一個「小高潮」。重要官職委任尚且如此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