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的城市面貌定義了澳門?是金碧輝煌的賭場、渡假村、人山人海的大三巴景點和手信街;是巷、圍、里間保存上百年歷史的人文風景;還是填海區棟棟新建的高樓大廈?澳門人遊走其間,穿插在遊客人潮之中,如何定位自己曾住何處、曾經是誰、如何確信從小到大擁有過的人情和街坊關係尚存?澳門或可被一刀劃開兩半。一邊金光閃爍耀眼,象徵賭權發展以來賺得的經濟效益;一邊雋永低調,自歷史城區申遺成功以來,城市保育成為澳門引傲的代名詞。澳門人站在歷史悠久的土地上,不禁在新舊分裂的界線上感到暈眩——這一刻,人們應擁抱哪一種價值?又往何處去?
隨着科技日新月異,接收和發放資訊似乎變得越來越容易,一些公共行政手續也因電子系統而變得便利。然而,為視障人士來說,這些技術仍有一定限制,加上一些人為設計因素,令他們在接收資訊和日常生活方面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