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二月澳門終於迎來小城首份城市總體規劃,在這份長達廿年的規劃中特區政府曾承諾「積極建設澳門成為一個快樂、智慧、可持續及具韌性的城市」。然而,不少意見批評這總規並沒有回應市民訴求,包括綠地增加,保護城市景觀、生態保育以至交通等都未盡人意。在綠化方面,未見有確實人均綠地比承諾、在部分區域限高規定未能回應市民訴求、在生態保育方面亦未見更有效可行政策。明顯地,政府這份規劃只是排除障礙,朝著自己想走的路及方向,未見其真正考慮過保留或保育甚麼,這也正正是市民所質疑。
總規另一令市民有感的或由十八區取代花王堂、大堂、風順堂等七個堂區,未知這種變化會否讓不少市民感陌生。以往的堂區同所處的教堂有關連,而且教堂是市民較常接觸的地方。有人認為,這是特區政府刻意去殖的舉措。孰真孰假,不予置評。然而,這種改變或讓市民擔心其所熟悉的城市或者於這城所珍惜的有所改變。當城市原有生態環境、城市面貌未能保存時,又談何保育?
此圖由《論盡》媒體經綜合分析及比較特區政府於二〇二二年二月公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 [
澳門特區政府終於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第7/2022號行政法規核准)(下稱 [
城市規劃的核心是讓城中持份者無論有生命或無生命都可各安其所,對澳門市民來講,澳門終於有首份城市總體規劃(下稱總 [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下稱總規)二月生效,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表示,總規最 [
2021年12月,藝團「牛房倉庫」撤出望德堂區,暫停經營自己的藝術空間。這個前身為「婆仔屋藝術空間」的團體,自 [
2022年初,位於連勝街「邊度有書」樓上的「澳門劇場圖書室」宣佈撤出。圖書室將連同這幢樓另一個藝團「足跡」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