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2017年《論盡》紙本專題「安居難」,今期專題再次探討本市的住屋問題。當年的《論盡者言》提出何謂宜居的命題,明顯地直到今天,該命題對政府而言而非必答題。當年的問題仍然存在。最新一期經屋申請猶如幸運大抽獎,逾三萬多合資格申請者爭奪3,011單位,簡直杯水車薪。無論對公屋恆常供應以及用作公屋建設的儲備土地等,歷屆的政府交出的都是白卷一張。及至現屆,政府則以A區計劃中的兩萬四經屋單位以及四千社屋單位成為「免死金牌」,應對任何對公屋供應數量或房屋政策的質疑。
泛黃的書頁靜靜躺着。本來幾近粉碎的書脊、散落的紙張已按原樣修好,唯歲月的痕跡不減,繼續傳遞知識,也繼續向後世訴說其過去經歷。究竟修復一本古籍,需時多長?一小時?還是一百小時?一直研習修復古物的陳⋯
每個年代,每個藝術家,或許對澳門都有自己一個定格或視角——19世紀時或許是華南蜑家漁女,上世紀60年代或許是街上的小販叫賣,到今時今日又或許從窄街中看着高聳入雲的新葡京。而在17至19世紀,不少⋯
澳門賀特首早前透露,將會「研究」增加澳門立法會議席數量,但賀同時提醒,香港七百萬人口都只有七十席,澳門人口約香港十份一已經有三十三席,睇落澳門已經好多議席。咁啱我最近搵學術文獻時發現,一個議會對⋯
最近聽到有人介紹:「何東圖書館原由一位名叫Dona的人所有,然後被富商何東買下……」噢,又是一個硬搬翻譯的「導賞」。 何東圖書館大宅的原屋主是Dona Carolina Cunha,但她的名字不⋯
政府昨(20)晚舉行首場夾心階層住房方案公眾諮詢會,約 100名市民出席。大部分發言市民均表示支持夾心階層住房定義一,即超出經屋收入上限的本地居民,或經屋申請排序較後的「陪跑人士」,又認為夾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