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網上討論區、以至在出版物中,興起了對澳門殖民地遺產的討論。這是澳門回歸以後未曾有的現象。
而在臺灣、澳門和香港討論本土,很多時也把臺港澳的殖民地歷史作為與中國對立的參照點。但是,生活在被殖民環境中的人們,即使得到了民族的解放,對於殖民主義背後的邏輯和後果,能夠有全盤梳理和清醒反思的,又有幾人?在著重眼前生活的「不變」、輕視歷史正義和人類使命的今天,又有多少人願意公允地去正視這段歷史?(部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葡國總統席爾瓦,又譯作:施華高(Aníbal Cavaco Silva)昨晚結束訪澳行程,他傍晚為葡國領事館主持一個揭幕儀式後,舉行了大約二十分鐘的簡短記者會,總結今次澳門之行。 席爾瓦回顧適逢⋯
這個立題很蠢。 首先要確認,葡萄牙現在是不是很光輝?對於一個年青人出走,瀕臨破產的國家,現在光不光輝,他們自己才答得出來。 經濟現況是否全然體現曾經為澳門宗主國的葡萄牙,必然有本質上的衰弱?澳門⋯
殖民地關鍵字 請給我你腦中出現的三個殖民地關鍵字。 「嘉南大圳、梅花鹿、神木。甘蔗、稻米、醫生。賴和、楊逵、呂赫若。日式宿舍、西來庵、棒球。劉興欽、棒球、水庫。二峰圳、豐田村、高砂族。保⋯
「事頭婆喺度唔會咁㗎!」或許你也聽過香港人如此說話,着實可圈可點。 在今日的澳港社會,已很少聽到人以「事頭婆」稱呼女性的公司老闆。但關係融洽的街坊、店員對小店老闆則仍有此叫法。而在香港,人們⋯
在東亞地區,有一個詞語,常常被日本人和臺灣人提起的,那就是「正常國家」。先談日本:日本歷屆自民黨政府──安倍晉三再任首相之後尤其激烈──一直都認為自己是被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和平憲法」約束,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