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是不平凡的一年。「天鴿」襲澳造成十名澳門居民喪生、立法會選舉新人入局、蘇嘉豪當選議員宣誓就任不足兩個月就被中止職務。同時官場亦風起雲湧。文化局兩度「地震」、氣象局長馮瑞權「請辭」、前檢察長何超明涉貪被判入獄21年、特首崔世安民望跌至回歸後新低……
2017年即將過去。在這三百多天的日子中,我們有喜、有悲、有笑、有淚。如果要形容2017年,你會選擇甚麼詞語?今期《論盡澳門街》訪問了幾位時事評論人及立法議員,分享自己的2017關鍵詞、對2017年的看法及2018年的展望。幾位的觀點角度不同,卻不約而同地提到社會對政府的管治能理感到失望,亦同時在心中對2018年懷抱希望——不是「等運到」的希望,天真地以為一踏入2018年所有社會問題就會立即圓滿解決。沒有。大家的期盼放在公民社會,望民間的積極參與可令澳門逐漸政通人和。
也許2017年並不容易,但唯有總結過去,我們才可展望未來,避免重蹈覆轍。一個關鍵詞,看似簡單幾個字,卻是萬語千言的濃縮,點滴在心頭。幾位受訪者的關鍵字,有希望,亦有擔憂。你的2017關鍵字又是甚麼?
時事評論員黃東則以「爛」形容2017年的政情。他以2017年審計報告揭示的掘路工程為例,指澳門道路「遍地開花」,影響全城,「用『爛』可以概括。政情亦是如此。」 黃東表示,2017年,印象特別深刻⋯
2017是立法會選舉年。選舉期間民間的訴求及聲音更為明顯,加上種種事件,亦促使不少市民以各種方式表達訴求。新任的立法會直選議員蘇嘉豪認為,整個澳門正醞釀一些新的聲音,「可能是2017年之前未出現⋯
2017年8月,「天鴿」襲澳。立法會直選議員李靜儀認為,2017年「天鴿」風災揭示出澳門數字的上富裕,其實掩蓋了不少問題,不是純粹派錢就可以解決。「『天鴿』事件後,很多基建、機制等,都要花錢去處⋯
2017年大事眾多。除「天鴿」風災、立法會選舉外,前檢察長何超明涉貪受審被判、蘇嘉豪被中止職務、文化局「地震」、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公開諮詢等都引起社會激烈討論。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