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詩評、藝評、影評,評評評。
「澳門當代電影及影像展」前身是「全景視野—澳門當代電影及影像展」。自2017年開始,拍板團隊就每年有規模地為本地影像短片作放映及推廣,讓本地創作人及其充滿創意的作品被更多觀眾看到。 今年一算,也⋯
《馬達・蓮娜》是一部取材於澳門、由澳門人編劇執導、兩位香港明星作主角的電影。編劇/導演是陳雅莉小姐。這已經是我看她創作的第二部電影,第一部是2015年上映的同樣以澳門作為背景的《沙漏愛情》。 坦⋯
搏劇場節在宣傳冊的首頁便介紹了「當代藝術的劇場視角」,而今次的策展主題也非常有趣,「Demo for Mary」——Demo是音樂作品創作時的草稿,觀眾須自行想像Mary的模樣(或是什麼也不想⋯
「搏劇場節」甫開節不久,便引來不少文青聚集在瘋堂斜巷的婆仔屋逛逛「M Mode 24」市集,也有不少觀眾觀賞各類型表演節目,這本來是個好開頭;可惜自8月3日澳門爆出4宗確診個案後,所有文娛康體設⋯
《眼眶》 在疫情期間,觀眾或許未能自由自在地到各地劇院觀看演出,但利用VR技術,觀眾或許可以體驗到不同舞台的劇場藝術。 《眼眶》是需要使用VR裝置觀看的演出,每場只容納三名觀眾。當戴上眼罩和耳機⋯
隨着人工智能(AI)的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現在我們可以聲控家庭電器,坐上自動駕駛的汽車,連在東京奧運會也能看見機器人投籃的表演;我們可以漸漸感受到,人工智能正一步一步和我們的現代生⋯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談到今年藝術節的土生土語話劇內容,認為編劇飛文基老了,與融入大灣區的大趨勢脫節。恕觀看土生土語話多年的我,對這觀點不敢苟同。 先說今年土生土語話劇《當家一天》的內容。故事是講述⋯
當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在高塔(The Tower, 16)中化糞為金時,一種充滿神秘學色彩的靈性框架顯露於燒瓶內外;當康斯坦汀(Keanu Reev⋯
看電影有時像個補腦行為。《悲慘世界》、《迷失東京》、《同學麥娜絲》角色人生路途崎嶇,回頭觀照自身處境,希望借鑑選擇相對好走的路。或者將角色的不幸命運與自己對比,發現身處狀況並非最壞,奇異地生產活⋯
在本屆藝術節中,筆者觀看了三個本土作品,分別是《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及《大堂巷7號睇樓團》,在社區藝術的前設下,三個作品都有一個突出的共通點,就是相當程度地結合了社區導賞的元素,甚至有⋯
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怎麼樣的一種身體? 為什麼你的會比較不一樣? 當表演者之一周書毅悄悄進場時,實驗劇場仍然開著世界光,觀眾還在進場,忙於找尋位置。我早早坐好了,眼前的演區空無一物,沒有任何道具與⋯
今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映了好些與極權統治相關的紀錄片,即使當中有些是發生在其他國家、遙遠年代裡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的語境中觀看也一點不會有距離與陌生感,這是一個紀錄片影展對於回應時代⋯
藝術節開幕,《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先後演出。這幾個本地劇場作品都是與本地歷史與記憶有關,都是「在地創作」(Site-specific),但選擇的手法不盡一樣。 地方記⋯
1月藝穗節,5月藝術節,今年6至10月我們將再次迎來「藝文薈澳」,澳門國際音樂節如無意外也將在下半年舉行。一年12個月,逾半年都有官辦藝術節慶活動。這樣澳門市民有變得更有創意,更懂欣賞藝術嗎?⋯
今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了《理大圍城》作開幕電影,之後該片更與《佔領立法會》同時獲得華人紀錄片首奬,在影展中的放映更是一開賣就爆滿,因為目前華人地區只有台灣才有機會看到這部紀錄片。正⋯
《海邊的曼徹斯特》一直放在待看片單中,原來已經是2016年的電影,曾經澳門某電影節選於文化中心上映過。我是不怎麼做功課的人,看片名像極了浪漫愛情片,就以為會看到一對情侶在曼徹斯特的海邊纏綿,旁邊⋯
不管哭最慘的30集韓劇或笑到不行的戇豆,只要導演能高明的作岀精妙佈局,觀者不難能身同感受同哭同笑。可是當故事完結熱情退卻,旁觀者依然是旁觀者,沒在故事其中感受時間緩速流動,事情碰璧問題無法解決當⋯
演員尖銳刺耳的聲線、「四不像」的廣東鄉音、誇張無聊的肢體語言……一切在演出過後依然在我腦海中「陰魂不散」。但上述種種似乎無阻近年最「政治正確」的劇目《苦盡甘來》(下稱《苦》)巡迴演出,甚至獲獎⋯
這篇文章初稿是寫在2019年12月底,即是坊間開始有各種聲音道戀愛電影館因諸多因素將有可能不獲續約的時間。 當時我只想寫幾句感謝戀愛電影館的話。 長久以來,基本上只要有澳門電影上映,只要有機會我⋯
在《澳門之年》這一套回歸20週年之作,每名創作者都只有十分鐘,但卻隱隱然延續了一個命題,可以上溯上文——在這個城市的人,和城市的關係,是浮動的,鬆散的,無根的,不確定的;而其情感連結卻又是非常強⋯